購物滿$65免基本運費!

購物籃

您的購物籃沒有東西

Product image slideshow Items

  • 張老師文化 Living Psychology 藝樹園丁:失落與悲傷藝術治療

藝樹園丁:失落與悲傷藝術治療

SKU: 吳明富
$21.95 $10.97 Excl. tax

吳明富、黃傳永 著

藝術治療的價值在於整合的過程,透過形式和內容,探索與整合潛意識、內在想法及外在行為,並藉由具體作品的產出,將作品中內含之悲傷情緒做進一步的轉化。

The rating of this product is 0 out of 5

(0)
現有庫存量 (1) (備貨時間:1-2工作天內寄出)

門市存量

Close
作者: 吳明富黃傳永
出版:
初版: 2013/10
頁數: 304
尺寸: 15×21cm
系列: 教育輔導系列
ISBN: 9789576938276

 

 

【內容簡介】

藝術治療的價值在於整合的過程,透過形式和內容,探索與整合潛意識、內在想法及外在行為,並藉由具體作品的產出,將作品中內含之悲傷情緒做進一步的轉化。本書從作者個人的生活經驗出發,涵括藝術治療應用在助人者、癌症病友、病童、災難倖存者、喪親者等不同對象的相關理論與實例,是對藝術治療領域兼具生活與專業的真誠分享。

「樹之於我,總是有安撫靜心、排憂解勞的作用,蒐集的每一棵樹苗,都記錄了我到處演說和分享藝術治療的回憶。當樹苗累積愈多,便興起了將樹苗當成畢業禮物贈送給藝術治療研究生的念頭,希望學生們帶著它們到各地開枝散葉,一如從我手中傳遞的藝術治療知識與精神,經學生照顧灌溉後,另赴他處生根,長成不同的樣貌。」——吳明富(作者)

 

誠摯推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秀絨(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
江學瀅(藝術治療師)
林珍珍(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林葳婕(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祕書長)
林綺雲(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人類發展與健康學院院長)
洪素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副教授)
袁汝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
陳美琴(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
賴念華(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教授)

 

【目錄】

第一章  生命樹:失落與悲傷藝術治療
藝樹園丁
樹的召喚/美好人生/藝樹自療/送樹計畫/生命樹/藝樹園丁
生命教育與失落悲傷
生命教育/失落與悲傷/失落悲傷調適理論/影響悲傷的相關因素/結語
失落悲傷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在諮商輔導實務的特性/藝術治療在失落悲傷調適的運用/藝術治療媒材理論/藝術治療的創造性療癒力量/結語

第二章 失落花園:助人者的藝術遇療
藝術發聲
黑菊花/藝獸完形/藝術遇療/種一棵樹
微渺的記憶:傳永的生命故事
臣服的轉向/藝術治療的旅程/同體大悲/沙朴/失落花園

第三章 一個黑暗的故事:憂鬱與客體關係藝術治療
服務癌友
柏克萊賞樹之旅(上)
抗癌鬥士理查/癌蟹
憂鬱、失落與客體關係藝術治療
客體關係取向之藝術治療/藝術治療中的過渡空間與過渡客體/藝術治療師、藝術作品與夠好的母親/藝術治療即如自體與客體關係的修復及重建/藝術治療促進分離與個體化的發展/結語
柏克萊賞樹之旅(下)
愛恨交織/小心眼與大近視/放心

第四章 垂柳之生:兒童醫事藝術輔療
垂柳
兒童醫事藝術輔療
兒童醫療輔導師/各階段病童的發展議題/藝術與遊戲減壓/醫事藝療/醫事人員結合遊戲和藝術活動的要素/遊戲室活動/加護病房病童家屬的失落與悲傷/父母親失去依附關係的失落感與情緒/藝術治療於加護病房家屬焦慮情緒之臨床運用/藝術治療師的角色/結語
預療與育療
垃圾食物/垃圾呷,垃圾大漢/預療與育療/以毒攻毒/還來得及

第五章 檀香之死:乳癌病友之美術館藝術育療
檀香之死
牛樟苗/雜草/檀香之死/與心田雜草共生
沉香:病中蛻變
活在當下/癌症與創造力/沉香
「觀者中心」的美術館藝術育療
初衷/美術館藝術育療/特展的運用/結語
與乳癌病友在美術館的「午後的約繪」
時代之眼/北、中、南之「午後的約繪」/美術館做為療癒的空間/反思和結語

第六章 藝樹陪伴:災難倖存者的藝術療癒
藝術治療的跨文化議題
一切就這麼自然而然地發生/一杯冰奶茶/文化震撼/跨文化治療/藝術陪伴
災難倖存者的藝術療癒
創傷者的悲傷療癒及復原/創傷經驗的影響/創傷者悲傷復原與療癒歷程/創傷性悲傷/與作品對話的藝療視框/6W/隱喻故事與象徵/過渡客體和儀式
船想哥──阿正的藝療之旅
哥哥死了/平安瓶/隱形斗篷 ﹠盾/行船前的準備/製作一艘船/放心盒/鑽石雨?石頭雨?/摺紙心/早日康復/啟航/尾聲/藝療歷程之省思/藝樹陪伴

第七章 長青樹:喪親者的靈性藝術治療
靈性的多重面向
從神祕學到靈性的接觸/從靈性到藝術治療的相遇/關於靈性/靈性的面向
靈性取向藝術治療
靈性與藝術治療/失落、靈性與藝術治療/靈性取向依附失落團體藝術治療歷程
靈性取向依附失落團體藝術治療之影響
人與自己的共融/人與他人的共融/人與自然的共融/人與上天(神)的共融/相遇團體之後的反思

參考文獻

#抑鬱 Depression
0 星,基於 0 個評論
寫評論
本書坊使用 Cookies 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詳情請了解本店的私隱政策。 隱藏此信息 私隱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