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籃沒有東西
作者: | 刑福增 |
出版: | |
初版: | 2012/10 |
頁數: | 183 |
尺寸: | 14.8 x 21cm |
ISBN: | 9789622941342 |
【內容介紹】
本書以香港的基督教墳場為個案,探討基督教與地方社會間的互動關係。從各墳場的歷史背景,透視了基督教與中國傳統文化對死亡的不同理解,以及埋葬亡者的空間及相關儀式;亦展現出宗教信仰與種族的身分界定,在亡者的世界與生者的世界間的微妙關係。
本書資料翔實,圖文並茂,對了解香港基督教與殖民歷史,以至華人基督徒如何建構喪葬禮儀,均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及分析。
推薦
本書旁徵博引,既參考了現存有關研究,更引用了大量政府檔案如殖民地檔案、政府憲報、政府年報、行政及立法局會議紀錄,乃至倫敦傳道會的年報及舊報章等原始資料,結論建基於翔實的歷史資料,是一個十分認真的研究。
無論你是否基督徒,只要你對香港基督教史、香港華人社會史、香港墳場的發展、中西禮俗的碰撞與融合,乃至中國近代史有興趣的話,邢福增教授這本新著實在不容錯過。
謹向您誠摯推薦這本書。
丁新豹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前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
邢福增教授以香港基督教墳場作研究對象,探討其源起與發展,藉此對香港基督教史、香港史,以至墳場研究作進一步了解,是極有見地的學術研究。教會指引人如何生活,其中最重要的課題是教人如何面對死亡。研究基督教的墳場,正反映教會的教導所得出來很現實的結果。
夏其龍神父(天主教香港教區檔案處主任)
曾有學者把墳場及墓園形容為「記憶宮殿」。墳場往往引發聯想翩躚;墓誌銘雖片言隻語,卻教人追憶無限。墓碑是會說話的石頭,隱藏豐富的歷史材料;而造型和裝飾亦有助理解修建墳場的歷程和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
……
邢福增教授以香港的基督教墳場為主要研究對象,除細述下葬的人物外,還道出其發展歷程(包括沒有基督教墳場之名卻有基督教墳場之實的香港墳場),以及箇中衍生的問題,如種族平等、儀式風俗、掃墓祭祖等,都值得深思與討論。
高添強先生(香港史研究者、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