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叫人緊守行規,不要感情用事,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本書主張在商言「傷」,叫人突破行規,更合人性。鼓勵當人遇到挫折時,不要裝作強人,而要與同事家人分享,共同找出對策。
作者在書中譜寫了他二十多年縱橫中美貿易職場的經歷──如何受傷,如何破解理性困惱、如何紓解感性傷痛,再而發掘如何倚靠神在工作中找到快樂。他認為,這時代需要的,不只是政壇的傷痕文學,更要有商場的傷痕文學,助人從失敗苦辛的經歷中,學習進步。
在職者及準備投身職場的學生閱讀本書,能助你睿智翻身,活出理想,消解傷痛,樂在工中。
【教牧/學者推薦】
如此好書,且以摘要方式,用一些四字詞語概括:
• 出入古今:既引董仲舒又說王家衛。
• 兼論中西:遊走於香港與美國之間。
• 觀點獨到:提出如何將文件變成文學。
• 趣味盎然:必看「3M與4M」的小故事。
• 基督教義:有機融入貫串於每篇文章。
• 樂觀睿智:眼疾時壞事可變好事,風災中平安就是紅利。
蘇鑰機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前任院長)
職場的魅力,在於啟動人追求美好的生活,將志趣、夢想、欲望、財富等結合,現實卻教人磨壯志、傷身心,本書提供了極大的想像空間與創意思維,引導讀者深沉反思,自發追隨,消解困惱,樂在工中。
李錦洪
香港基督教《時代論壇》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