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以祿 (Jacques Ellul) |
譯者: | 孫芥石、郭秀娟 |
出版: | 校園書房出版社 |
初版: | 2017-11-01 |
頁數: | 352 |
尺寸: | 16 x 22cm |
系列: | 里程碑 |
ISBN: | 9789861985756 |
分類: | 聖經註釋 - 傳道書 |
政治、經濟、社會 |
【內容介紹】
畢德生、唐慕華、楊腓力共同屬靈導師,
以祿著作第一次中譯出爐,里程碑書系又一扛鼎之作!
這一切的一切,對一個人的生命有什麼意義呢?
這是迴盪在整卷傳道書中的提問,法國社會學家以祿在研讀並默想傳道書數十年後,寫下這本《存在的理由:從傳道書看科技社會的虛空與盼望》,企圖帶讀者一起尋覓答案。
身兼社會學家、思想家、法學教授、平信徒神學家多重身分的以祿,被譽為「預知了所有的人」,他在六十幾年前對科技系統如何宰制現代人處境的分析,跨越世紀後,至今依然精準得令人目瞪口呆。
本書就是以祿對於傳道書的深入默想,他分析這卷經書中彼此交織的三大主題:虛空、智慧、神,並且跟歷代多位神學、哲學、文學家對話,火花迸射,足以刺亮你我的眼目,看出當代社會原來有這麼多荒謬的假象,而傳道書數千年前發出的警語,竟依然切中現代人的要害。以祿也指出並論證傳道書的「矛盾」屬性,批判多位學者對傳道書的釋經進路,提出許多獨到見解,論述廣博而厚實,犀利又強勁。
如果你曾經認為傳道書不過是自相矛盾的厭世喃喃、悲觀的虛無主義,那麼,你一定要看這本《存在的理由》,跟著以祿,學會在何時擺脫線性邏輯的包袱,學會如何放下自己與已知,讀出傳道書的深層含義,再次發現生活最細瑣卻也最重大的意義,重新確證生命每一天存在的理由。
====
《存在的理由:從傳道書看科技社會的虛空與盼望》這本書,是以祿藉著對傳道書的詮釋,重思「人以及為人所設立的萬事萬物」所面臨的存在困境,並提出終極的回應。……這本談傳道書的作品,更像是盤點其畢生思想,開啟「以祿學」的定調之作。若有人問該如何成為「以祿學家」,或是想要更深了解以祿的思想,就從《存在的理由》這本討論智慧開端的書開始吧。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陳宗文
以祿可以說一生都投身於科技影響的研究與寫作。對於這位法國基督徒思想家來說,科技社會已經完全失落了自由、尊嚴、奧祕以及想像了。科學與科技、進步的神話、金錢、工作能力、財產與性高潮,終必如風、如煙、如霧,虛空中的虛空。這是生命意義的問題。以祿晚年寫下了《存在的理由:從傳道書看科技社會的虛空與盼望》,中文本的副題一語中的表達了他這本著作的主旨。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教授 鄧紹光
【目錄】
譯者序:不虛空的「言語」∕郭秀娟
推薦序:超越虛空的智者∕陳宗文
導 讀:生命的意義與盼望所在∕鄧紹光
第一章 初步論辯與非權威後記
1.撰寫本書的目的
2.終極矛盾:再寫一本關於傳道書的著作
3.一般研究傳道書的前提假設
4.重要共識與匿名作者的問題
5.智慧文體與詩體
6.傳道書中的哲學、真理、現實
7.傳道書作為儀式用語
8.傳道書的結構
9.矛盾是傳道書的重要原則
10.傳道書與住棚節
第二章 虛空的主題:蒸氣、煙霧、缺乏實體、脆弱、無常
1.第一個字
2.進步的迷思
3.默想
4.權力
5.金錢
6.工作
7.快樂
8.良善
9.人的答案
10.結論
第三章 智慧與哲學
1.智慧:到底是什麼?
2.反諷
3.小事情的智慧
4.檢驗智慧:應用與實例
5.後記
第四章 神
1.神(Elohim)
2.矛盾
3.神是給予的神
4.親近神
5.「傳道者」的偉大結論
附註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以祿(Jacques Ellul, 1912–94)
以祿是法國波爾多大學的法學教授,所著《法制史》為該領域經典。世人兀自沉醉於科技進步將帶來光明前景時,以祿已如先知發出警告,批判科技對現代社會及人性的扭曲。他從聖經角度研究城市的意義,建構出一套城市神學。年少時,他全面研讀馬克思與祈克果,本是共產主義信徒,至終選擇歸向基督。
以祿筆下廣博而犀利,令人懾服。然而造就如此雄渾厚度的,並不只是他的學術成果而已。他出身貴族,因家道中落而從小體會赤貧滋味。二次大戰期間,他遭納粹剝奪大學教職,流放鄉間,為了養家活口而下田當起農夫;他與法國解放軍合作,營救猶太人;戰後短期供職波爾多市政府,協助重建,實踐他對城市制度的研究心得。將近二十年之久,他帶領一個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社團,幫助社區裡的邊緣青少年;他更長期投入當地的環保運動,對抗政府為了發展觀光而破壞海岸線的強力開發手段。
一生著有上千篇文章、五十八本書的以祿,無疑是一則低調卻影響力廣遠的傳奇。時至今日,他仍是許多學者專家的研究重點;他的炯炯洞見,仍為二十一世紀的讀者點亮前方的路。
存在的理由:从传道书看科技社会的虚空与盼望
以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