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場烽火,在琴弦間燃起,於崇拜中蔓延,或更會化成燎原之火,導致教會分裂、再分裂……可惜,華人教會仍未察覺!
在北美,烽火正盛,差不多每間教會都捲入了這場「崇拜戰爭」。戰爭中,分為兩大陣營:「希坡律陀」(注重傳統禮儀崇拜,忠於崇拜神學)與「柳樹溪教會」(強調崇拜要有活力,迎合尋道者需要)。兩派各有優劣,教會該如何回應?
事實上,北美有一群教會,正摸索著要超越這場戰爭,發展出既有活力,又忠於神學傳統的崇拜模式。本書作者深入研究了這群教會的運作,並勾勒出其崇拜模式的九大特色,包括:體驗奧祕;實踐愛心接待;重現崇拜的戲劇感;採用屬會眾的音樂……。
這處方能否平息「崇拜戰爭」的烽火,仍有待證明──但無可否認,這已是化解危機的上佳起點,值得關注。
【目錄】
序
致謝
第1章 崇拜戰爭:前線報告
第2章 人為甚麼來崇拜?——奧祕的臨在
第3軍 人為甚麼來崇拜?——歸屬感
第4章 世界是個舞台——天堂亦然
第5章 萬口歡唱——音樂的挑戰
第6章 會幕、聖殿與餐桌——崇拜的空間
第7章 在此地服侍:鄰舍與使命
第8章 來歡慶共舞:記憶與慶賀
第9章 主日在靈裡:崇拜的領導
第10章 跋:崇拜可以在這裡更新嗎?
書目(附評註)
譯後語/羅炳良、劉凝慧
【作者簡介】
朗格(Thomas G. Long),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哲學博士。現任美國埃默里大學( Emory University)康德勒神學院(Candler School of Theology)教授,專研應用神學及講道學。1971年,受按立為美國長老會牧師。著名講員及作家,著作超過12本,包括: What Shall We Say?: Evil, Suffering, and the Crisis of Faith; Preaching fore Memory to Hope; The Witness of Preaching; Matthew(Westminster Bible Companion Series)等。
【教牧/學者推薦】
朗格智慧高超,辨識力敏銳!他對活力及忠信教會的分析,帶來亮光,也實現了在書中許下的諾言:為超越崇拜戰爭,提供「第三條路線」。他深知人渴望敬拜,同時引導人把注意力從策略轉移到敬畏,進入神的奧祕與深邃之中──這是「共融崇拜」無法成就的事。他提升我們的眼界,越過純粹的感性主義或根深柢固的傳統,並超越歷史與文化分割的論調。朗格呼籲我們要殷勤招待訪客,上演扣人心弦的戲劇;並在音樂、場景布置及使命上,重視創意,營造歡慶氣氛。讀者要留意:這本書在活化你教會的崇拜時,也會改變你的教會。
唐慕華博士(Marva J. Dawn)
著名靈修作家
加拿大維真學院 ‧ 前靈修神學講師
華人教會似乎還未認識到崇拜戰爭帶來的傷害:例如一間教會,由於音樂及崇拜語調風格的愛好不同,就把崇拜分成兩三個風格不同的聚會。結果,很多北美華人教會就自然分裂,再看不見隔代同堂敬拜的美麗圖畫。這本書不一定是萬靈藥方,但確有助教牧反省。希望那些經歷崇拜戰爭,又深知如此下去對教會不利的人,可以深入思考,甚至振筆寫作,讓華人教會在崇拜的學理與實踐上可以有根有基,建立成熟的教會。
羅炳良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 ‧ 基督教事工教授
朗格探訪了各式各樣的教會,然後找出甚麼使他們的崇拜既有活力又忠於崇拜傳統。這本書的論述具豐富神學意涵,非常實際,也充滿盼望。這上乘之作,可助崇拜主領者引領信徒達至需要到達,並渴望到達之處──超越崇拜爭戰;但更重要的,是在偉大而施恩的神同在的奧祕中,更新異象並經歷「奇蹟、愛與讚頌」。
芭詩(Dorothy C. Bass)
崇拜學學者
美國瓦爾普萊索大學 ‧ 宗教部副會長
超越崇拜战争:活力教会崇拜更新的九大特色
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