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凱瑟琳.格林米克瑞 (Kathryn Greene-McCreight) |
譯者: | 林恂 |
出版: | 橄欖出版社 |
初版: | 2014/07 |
頁數: | 288 |
尺寸: | 148x210mm |
系列: | 健康叢書 |
ISBN: | 9789575567644 |
分類: | 實踐神學 - 輔導、心理 |
走过忧郁深谷:一个牧师走出躁郁症的亲身经历
凯瑟琳.格林米克瑞
【內容簡介】
本書敘述的是一個深受精神疾病干擾的基督徒,在幽暗的心靈暗夜中不斷掙扎、迷失,然後又繼續摸索、尋找生命亮光的心路歷程。
身為一個敬虔的基督徒、熱情的牧師、神學界的明日之星,女性神學家凱瑟琳要如何面對並接受自己罹患「雙極症(躁鬱症)」的事實呢?面對這樣巨大的身心打擊與無法自控的行為,她要如何重拾健康、重新釐清並詮釋自己的信仰?作為精神疾患的家人與親友,要如何陪伴與幫助患者走出黑暗的心靈幽谷?而面對精神疾病的會友往往顯得手足無措的教會,又能從凱瑟琳痛苦的親身經歷與省思中得到什麼樣的啟發?
本書的焦點,並非是集中在作者個人所經歷的痛苦上,而是見證三位一體的獨一真神,記念祂在一位罹患精神病患、陷入極深痛苦中的基督徒身上,仍然成就大事。
全書分為三部:第一部是「正視精神疾病」,首先我敘述了自己生病的經歷,盼望能觸摸到一些有同樣遭遇的讀者。在前六章裡,我先約略談談精神疾患的一般概念,及我自己面對雙極症的兩極化情緒,並且回顧我幾次最痛苦的發病和住院的經驗,包括我接受電擊療法(ECT)的體驗。
第二部「信心與精神疾病」,這裡談到我掙扎在神學問題的心路歷程,尤其是在精神疾病領域內的探究。在這五章裡,我對個人的價值提出質疑,並對我的信仰作了一些反思。我也探索腦部、心志和靈魂之間的關係,並且討論為精神病人禱告的重要性。
第三是「與精神疾病共度此生」,這一部的重點集中在現實問題上,並針對如何與精神病人建立友誼提出一些建議。本書從頭至尾皆引用不少經文,因此我在最後的附錄裡解釋了「引用經文的緣由和方式」(附錄一)。此外,我在書的末尾簡要地列出一份「精神疾病症狀簡易篩檢量表」(附錄二),幫助讀者對精神疾病的症狀有些初步的認識,但這些資料都只是提供參考,不能取代醫療人員專業的診斷。
【目錄】
推薦序一 | 奔向光明的奮鬥故事 / 海樂‧康寧 醫師
推薦序二 | 在患難中學習施與受 / 陸汝斌 醫師
自序 | 將生命獻上為祭
前言
PART 1 正視精神疾病
1. 黑暗
2. 精神疾病
3. 自殺的誘惑
4. 躁症進行曲
5. 又見黑暗
6. 住院
PART 2 信心與精神疾病
7. 感覺、記憶與人格
8. 頭腦、心靈與靈魂
9. 罪、受苦與絕望
10. 黑夜、操練和上帝的隱藏
11. 健康與祈禱
PART 3 與精神疾病共度此生
12. 教牧人員、朋友和家人應如何協助
13. 選擇治療方法
結論
附錄一∣引用經文的緣由和方式
附錄二∣精神疾病症狀簡易篩檢量表
【作者簡介】
凱瑟琳‧格林米克瑞 Kathryn Greene-McCreight
耶魯大學博士。
目前為美國聖公會聖約翰教會(St. John’s Episcopal Church)助理牧師,並任教於阿爾貝圖斯馬格納斯學院(Albertus Magnus College),兩個學校都位於康乃迪克州紐黑文市(New Haven)。
已出版著作:Ad Litteram: How Augustine, Calvin, and Barth Read the Plain Sense of Genesis 1-3 and Feminist Reconstructions of Christian Doct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