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籃沒有東西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著
在文學造詣上,許多學者以本書為馬丁路德最高尚、最優美和最成熟的作品,在教理上,這本書又表現出改革運動最重要的福音基礎,而在個人層面上,這又是一本環繞因信稱義而來的靈修傑作。路德認為此書包含基督徒生活的總綱,是給每位基督徒靈修和生活的手冊。
門市存量
Close作者: |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
譯者: | 和士謙、陳建勛 |
出版: | 道聲(香港) |
初版: | 1973/10 |
頁數: | 107 |
尺寸: | 140*212 mm |
ISBN: | 9789623802970 |
【內容介紹】
在文學造詣上,許多學者以本書為馬丁路德最高尚、最優美和最成熟的作品,在教理上,這本書又表現出改革運動最重要的福音基礎,而在個人層面上,這又是一本環繞因信稱義而來的靈修傑作。路德認為此書包含基督徒生活的總綱,是給每位基督徒靈修和生活的手冊。
【目錄】
出版序言
譯者序(一)
譯者序(二)
基督徒的自由
一、信心
二、人的本性
三、上帝的道
四、因信稱義
五、基督徒的身分
六、傳福音
七、論善功
八、信與愛
九、結論
附馬丁路德講詞八篇
序言
第一篇:信和愛的生活
第二篇:用愛去改革
第三篇:論自由——婚姻與神像
第四篇:論自由——拜神像與吃祭牲
第五篇:虔守聖餐(一)
第六篇:虔守聖餐(二)
第七篇:聖餐的益處
第八篇:個人私下的認罪
【作者簡介】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出生於德國艾斯勒本(Eisleben)的一戶佃農家庭,他父親鼓勵他進入愛爾福特(Erfurt)大學攻讀法律。他在那裡修習哲學與法律課程,研讀古典著作,並在二十歲獲得碩士學位,接著就成為民法律師。然而,在旅途中遭遇雷擊導致隨行同伴死亡後,路德就捨棄法律,並在1505年7月進入奧古斯丁修會的修道院。他在1507年被按立為神父,接著在威登堡(Wittneburg)大學擔任哲學與聖經研究講師,並在三十歲時獲得神學博士。1517年因反對贖罪券,馬丁路德把他的96條論綱釘在威登堡(Wittenberg)教會大門上,之後啟動了一場翻天覆地的教會改革運動,歷史上稱之為宗教改革。
基督徒的自由
作者:马丁路德
译者:和士谦、陈建勋
Product carousel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