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禮品項目,試業期間,禮品運費一律$6.99(僅限美國境內)~~書籍&紙製品滿$65免基本運費~

購物籃

您的購物籃沒有東西

Product image slideshow Items

  • 漢語聖經協會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通情達理:從語言學看舊約敘事文體的連貫性
  • 漢語聖經協會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通情達理:從語言學看舊約敘事文體的連貫性
  • 漢語聖經協會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通情達理:從語言學看舊約敘事文體的連貫性
  • 漢語聖經協會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通情達理:從語言學看舊約敘事文體的連貫性
  • 漢語聖經協會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通情達理:從語言學看舊約敘事文體的連貫性
  • 漢語聖經協會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通情達理:從語言學看舊約敘事文體的連貫性
  • 漢語聖經協會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通情達理:從語言學看舊約敘事文體的連貫性
  • 漢語聖經協會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通情達理:從語言學看舊約敘事文體的連貫性
  • 漢語聖經協會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通情達理:從語言學看舊約敘事文體的連貫性
  • 漢語聖經協會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通情達理:從語言學看舊約敘事文體的連貫性
  • 漢語聖經協會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通情達理:從語言學看舊約敘事文體的連貫性
  • 漢語聖經協會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通情達理:從語言學看舊約敘事文體的連貫性

通情達理:從語言學看舊約敘事文體的連貫性

SKU: 9789625135311
$14.99
Excl. tax

黃天相博士 著

此書由信息傳遞的理論入手,涵蓋近代語言學有關句法分析、語義分析和語用分析三種研究方向,驗證舊約經文即使經過口述和文字傳遞的模式,也出現一致的連貫性,而非由支離破碎的文獻組構而成。

The rating of this product is 0 out of 5

(0)
現有庫存量 (1) (備貨時間:現貨1-2工作天內寄出。如訂量超過庫存,補貨需時約5-10天)

門市存量

Close
作者: 黃天相博士
出版: 漢語聖經協會
初版: 2006/06
頁數: 264
尺寸: 14.0 x 21.0 x 1.9 cm
系列: 聖經研究叢書
ISBN: 9789625135311
分類: 讀經方法、解經


【內容介紹】

此書由信息傳遞的理論入手,涵蓋近代語言學有關句法分析、語義分析和語用分析三種研究方向,驗證舊約經文即使經過口述和文字傳遞的模式,也出現一致的連貫性,而非由支離破碎的文獻組構而成。

 

【目錄】


緒論

第一部分 理論篇

1. 引言

2. 聖經傳遞過程的理論
2.1 來源鑑別學(Source Criticism)──威爾浩生(Julius Wellhausen)
2.2 形式鑑別學(Fom Criticism)──袞克爾(Hermann Gunkel)
2.3 口述傳統(Oral Tradition)──北歐學派(The Uppsala School)
2.4 傳統歷史鑑別學(Traditio-historical Criticism)
2.4.1 馮拉德(Gerhard Von Rad)
2.4.2 諾馬丁(Martin Noth)
2.5 正典鑑別學(Canonical Criticism)──蔡爾茲(Brevard S. Childs)

3. 理論的回應

4. 信息傳遞的連貫性(coherence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a text)
4.1 信息傳遞行為的理論(a theory of the communicative act)
4.2 口述文本的信息傳遞(communication of an oral text)
4.3 筆錄文本的信息傳遞(communication of a written text)
4.4 聖經文本的應用

5. 經文因信息傳遞行為所產生的連貫性(coherence in the text through the communicative act)
5.1 單一經文(single text)
5.2 複合經文(multiple texts)

6. 創六 1-4 連貫的標準
6.1 槽位(slot)
6.2 類別(class)
6.3 角色(role)
6.4 銜接(cohesion)

7. 結語

第二部分 實踐篇

1. 引言

2. 微觀結構分析 (創六1-4)
2.1 事件的結構與敘述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happening vs. the structure of telling)
2.1.1 表達方法(methods of presentation)
2.1.1.1 連續的表達(sequential presentation)
2.1.1.2 重複的表達(repetitive presentation)
2.1.1.3 非連續的表達(non-sequential presentation)
2.1.1.4 同時發生的表達(simultaneous presentation)
2.1.1.5 說明/補充的表達(expository/ complementary presentation)
2.2 句法分析(syntactical analysis)
2.3 主位分析(thematic analysis)
2.3.1 句子的主位(theme in sentences)
2.3.2 語篇的主位化(thematization in a text)
2.3.3 已知信息+未知信息;主位+述位
2.3.4 創六 1-4 的應用

3. 宏觀結構 (創世記──至十──章之六1-4)
3.1 語段話題(topics of discourse)
3.1.1 句子話題與語段話題
3.1.2 創世記一至十一章的句子話題
3.1.3 創世記一至十一章的語段話題
3.1.3.1 話題句(topical sentence)
3.1.3.2 話題轉移(topic-shift)
3.1.3.3 整合(integration)
3.2 資料處理──創世記一至十一章的組織
3.2.1 資料縮減(infomation reduction)
3.2.1.1 意外刪除(accidental deletion)
3.2.1.2 構造刪除(constitutional deletion)
3.2.1.3 概括(generalization)
3.2.1.3.1 簡單概括(simple generalization)
3.2.1.3.2 結口或複口概括(combined or integrated generalization)
3.2.2 創世記一至十一章材料的配列
3.3 語言學的根據(linguistic evidence)
3.3.1 功能的(functional)
3.3.2 聯接的(connected)
3.3.3 參照的(referential)
3.3.4 詞彙的(lexical)
3.3.5 概念的(conceptual)

4. 總結

附錄
參考書目
主題索引
0 星,基於 0 個評論
寫評論
本書坊使用 Cookies 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詳情請了解本店的私隱政策。 隱藏此信息 私隱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