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楊腓力 (Philip Yancey) |
譯者: | 徐成德 |
出版: | 校園書房出版社 |
初版: | 2004/10 |
頁數: | 210 |
尺寸: | 14.8 x 21cm |
系列: | Living生活館 |
ISBN: | 9789861983028 |
【內容介紹】
我們生活周遭的可見世界,就是所有一切嗎?
另一個世界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對於活在現代科技社會的人,想當然認為物質世界就是全部的世界,是能夠測量、拍攝、歸類的世界,而容不下一個不可見的世界。但是在現今社會,我們不僅要面對環保,更有恐佈主義、戰爭、性議題、貧窮,以及生死定義等各樣迫切的問題,卻尋找不到答案。社會急需「一套價值」,並知道自己在宇宙中的位分,我們能夠沒有上帝而回答這些問題嗎?
有學養的現代人並沒有拋棄超凡信仰,只是用了更差的替代品。他們與過去的人不一樣,並不確定有一個看不見的世界,也不確定是否有上帝的存在。即便如此,我們依然渴望著些什麼。另一世界的傳言僅止於此:是傳言,不是證據;是自然界與超自然界之間的一道信仰薄膜。
這是上帝的世界,雖然有瑕疵,但是原先的設計依然可見。留心這可見的世界,也要傾聽那不可見、來自另一世界的傳言,它流傳在信與不信之間。
在紛擾價值觀的世界裡,我們人類是否痛切地失去了什麼?
「自然與超自然並非兩個分隔的世界,而是同一實體的不同表現。」
在本書中,楊腓力問道:「可見的世界就是所有一切嗎?」「另一個看不見的世界在流傳什麼?」如果這是上帝掌管的世界,為何看來不太像?為何這世界如此混亂?最終目的,這本書要探討兩個世界--可見的和不可見的,自然界和超自然界的--如何交互影響且改變我們每天的生活。
【目錄】
作者的話 009
Part 1 我們錯失了什麼?
1支解的生命 013
歷世歷代有不少人體會人世間的苦與樂,生與死、愛與痛,皆與神聖、不可見的世界相關。如今,我們出世、嬉戲、工作、積財、離世,絲毫感受不到自己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除了我們自定的意義以外,人生沒什麼意義。
2傳言 030
有學養的現代人並沒有拋棄超凡信仰,只是用了更差的替代品。他們與過去的人不一樣,並不確定有一個看不見的世界,也不確定是否有上帝的存在。即便如此,我們依然渴望些什麼。
3全心留意 048
我坐在一塊漂木上,思索海底世界的廣大。人類對造物界的理解是那麼少,更遑論掌管了。我想到動物直覺性行為的奇妙;不論是否有人觀看,自然的節奏運行如一。
4上帝愛副詞 068
清教徒有句話「上帝愛副詞」,表示上帝注重我們生活的心態,過於具體的成果。他們將生命的種種皆連接於上帝的源頭,將兩個世界合而為一,而非分為聖與俗。
5「精品」性愛 083
他又看到成排的雜誌,刊登著女性賣弄乳房的各樣姿態。在他眼中看來也很奇怪,因為在他工作的地區,女人通常公然裸露著乳房,但不是為了撩撥春情,而是為了餵養孩子。
Part 2 失序的徵兆
6失序 113
罪引誘我們選擇矯飾,放棄真誠;選擇稍縱即逝的享樂,放棄天長地久的美善。我們聽憑自己的嚮往,卻發覺嚮往無從止息,而且紛亂失序。
7沒有說出口的字 129
當我們目睹滔天罪行--劫機者開著噴射機衝進皆是平民的大樓--心中冒出的那股震怒,其實就表示在我們心裡有著天生的感應,知道有些事情是大錯特錯,理當受指責、遭天譴。
8美好人生 145
當我的電腦軟體出問題,我打電話給技術支援部門,然後乖乖聽從技師的指令;我想要精通一項困難的運動,像是高爾夫球,我會付錢參加課程。當我受傷或生病,我會去看醫生。
9罪咎的好處 161
馬克吐溫觀察道:「人是惟一會臉紅,或有此需要的動物。」人類在受造物裡別具一格,有套記錄道德失誤的複雜方法。
Part 3 兩個世界
10為何要信? 183
相信超自然,不僅是相信成功、富庶、正直的今世生命結束後,會在更好的替代世界繼續活下去;相信超自然,是認為當下即永恆。
11塵世茲事體大 205
我們在地上所做最常見、最平凡的事--寫信給受刑人、探訪安養院、安慰鄰舍,都具有永恆的重要意涵。每件事情都茲事體大,我們只是看不見其運作的方式。
12信心的眼睛 221
美麗的人總是享受醜陋的人無法企及的獎勵。強者總是操縱弱者。少數有錢人總是踩踏著窮人過活。但是上帝的國與此相抗,飄揚著神聖的反對旗幟。
13練習體驗上帝 241
直覺上,我不希望聽說又有另一件悲劇發生;然而,在內心深處,我知道我別無選擇。我必須關心人類苦難的浩劫,因為上帝也在乎。
14立體視覺 264
在信心的生活裡,我們不再用世界的眼光去評斷看不見的上帝和祂的國度,乃是在上帝的光照下去看這可見的世界。
致謝詞 289
附註 291
【作者簡介】
楊腓力Philip Yancey
楊腓力是《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雜誌特約編輯,他以比常人深層的洞察力,加上純熟的文字運用,道出眾多讀者的心中知而不能言語的意念,使許多讀過他作品的人,心裡產生極大共鳴,因此他的作品都是有血有肉,與讀者的生命緊扣在一起的。他著作豐富,是美國的暢銷作家,其中六本作品更榮獲美國ECPA年度書籍金牌獎。
中譯本除本書外,另有《耶穌真貌》、《無語問上帝》、《恩典多奇異》、《生命總有傷痛時》、《歡喜讀舊約》、《何必上教會?》、《克里姆林宮的鐘聲》及《尋神啟事》(校園);《靈魂的倖存者》(福閱);《尋神記》、《有話問蒼天》(天道);《天天親近神》(雅歌);並與保羅班德(Paul Brand)合著《神的形像》、《神的傑作》(更新);《疼痛》(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