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 | 陸敬忠、曾慶豹 |
出版: | 台灣基督教文藝 |
初版: | 2010/03 |
頁數: | 304 |
尺寸: | 148*210 mm |
系列: | 中原大學基督教學術叢書 研究系列 |
ISBN: | 9789579186537 |
分類: | 神學思想 |
从对比到外推:沈清松教授祝寿论文集
编者:陆敬忠、曾庆豹
【內容介紹】
沈清松教授受業於比利時魯汶大學,師從Laurence. Ladri嫫e教授,除了研習當代歐陸思潮,也關涉當時的科學哲學乃至社會科學方法論爭。歸國後於政治大學哲學系任教,直至現任多倫多大學榮譽教授,其哲學系統即在發展原創思想及多元關懷,對於現代科技物質文明對於人類精神生活產生的負面效應,以科技與人文的對比脈絡切入,而從現代走向後現代的迂迴哲思之路,從西方哲學省思迴向到中國哲學之精神文化與價值關切,建立從傳統到現代、從東方到西方的對比與外推歷程。沈師春風化雨數十載影響英才無數,今逢六十壽秩其學生集結論文以為誌慶。
內容特色
沈清松教授曾被喻作「台灣新士林哲學」代表之一,卻不限於士林哲學之框架中。沈老師學貫中西,任教於政治大學廿數載。爾後受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邀請,接繼著名漢學家秦家懿所留之缺,任哲學系及東亞研究所講座教席,從而引薦西方哲學回台灣,並將中國哲學帶到北美及世界。早年主張「對比」,中國與西洋、傳統與現代、科技與人文、自然與心靈、理解與批判、現代與後現代之「對比」;晚近主張「外推」,將之前的「對比」推向他者、推向超越。本書中所收之論文以宗教哲學和歐陸哲學為主,值得推薦給當代哲學有興趣的讀者。
【目錄】
編者前言
陸敬忠
偶然的邏輯:德勒茲與胡塞爾的意義理論
張國賢
列維納斯的文化觀
鄧元尉
隱喻與哲學論述
莊佳珣
「系統自成」或「批判議論」?盧曼與哈伯瑪斯論爭「社會理論普遍性」之對比研究
周明泉
「此有之為在世存有」中之辯證性張力:海德格《存有與時間》核心思想脈絡綜觀下之具體主體性初探
陸敬忠
康德論崇高
蔡幸芝
「東方前衛」何以起舞?拉岡的時間碎片
林靜秀
現代繪畫詮釋與柏格森哲學研究:以奧菲主義之德洛內為例
尤昭良
論哈伯瑪斯的「後世俗社會」與世俗化中的宗教問題
曾慶豹
編者後記
曾慶豹
沈清松教授著作年表
【編者簡介】
陸敬忠,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法學士,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文學碩士,德國科隆大學哲學博士。曾任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現任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專任教授,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兼任教授,德國海德堡大學Research center of the global network教授團成員。著有《西洋哲學導論:哲思核心理念生成發展史》、《哲學詮釋學:歷史、義理與對話之「生化」辯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