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區可茵 |
出版: | 德慧文化 |
初版: | 2024/10 |
頁數: | 488 |
尺寸: | 170*215 mm |
ISBN: | 9789887664215 |
分類: | 教會歷史文化 - 派別 |
区可茵
灵风牵引:合一与全球化视野下的五旬宗
【內容介紹】
在華人基督教內,五旬宗與其他教派彼此心存芥蒂,百多年來因為世代基督徒繼承的偏見和恐懼,導致彼此缺乏溝通和認識。本書是作者為促進信眾對五旬宗的理解而寫的。作者從合一和全球化的寬宏視野探討五旬宗,先展現不同宗派看五旬宗的神學根源和五旬宗的合一參與,再探索華人五旬宗簡史,從中可見五旬宗與政治環境和全球趨勢的關係密切。最後探討在二十一世紀資訊和資本主義主導的全球化下,五旬宗怎樣因應環境而把福音處境化,以致人數增長迅速。
本書涉獵五旬宗的神學和靈性、合一參與、歷史和近況,分為五部分處理。第一部分共有兩章,討論五旬宗的本質,包括靈性及敬拜。第二部分共有五章,探討五旬宗的神學根源與對話。第三部分共有三章,討論五旬宗與合一運動。第四部分是歷史環節,共有八章,闡述清末至民國時期五旬宗在中國和香港的發展,從中看到五旬宗的全球網絡。第五部分共有六章,回到當今二十一世紀五旬宗在全球化下的近貌。
誠心推薦:
「區可茵博士不是單純講五旬宗的聖靈論,而是以一個更廣闊的格局,把五旬宗神學置放於二千多年來基督信仰的傳統之內,發掘五旬宗神學的歷史源頭,從中探討其繼承於循道宗、改革宗、信義宗以至天主教傳統的地方,以及基於自身的屬靈經歷、神學反思和聖經研究所建構起來的傳統和信條,並它們與福音派神學的異同。區博士這本新作,不但能開拓信徒的視野,更能激起本宗學者在神學領域上持續進深的熱情。」
——伍山河牧師
香港五旬節聖潔會榮休總監督
「多年以來,華人教會的論述常以福音派與靈恩派來分辨新教的群體,彷彿新教裡各宗派非此則彼。然而,真的是這樣嗎?還有沒有其他的論述或眼界?本書就正正讓讀者發現福音派與靈恩派對這種論述的局限,同時亦澄清好些叫人易感混淆的觀念。區可茵博士以全球五旬宗研究的視野探索其根源與本質,結合她親身參與合一運動的經歷,再按歷史脈絡追溯亞洲與華人的五旬宗發展,這絕對是在華人教會裡難得一見的作品。」
——鍾樹森牧師
神召會西環堂堂主任
誠心推薦
伍序
鍾序
前言
一、概況
二、學術討論
三、定義
四、內容概要
五、期望
第一部分 五旬宗的本質
第一章:五旬宗靈性
一、信仰內容
二、精神面貌
三、總結
第二章:五旬宗敬拜
一、三所香港五旬宗教會的崇拜
二、五旬宗當代敬拜的特徵
三、總結
第二部分 神學根源與對話
第一章:五旬宗的天主教神學根源與對話
一、神秘主義
二、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與天主教神恩運動的關係
三、五旬宗與天主教對話
第二章:五旬宗的信義宗根源與對話
一、因信稱義
二、信義宗與五旬宗對話
三、總結
第三章:五旬宗的改革宗根源與對話
一、改革宗根源
二、五旬宗與改革宗對話
三、總結
第四章:五旬宗的循道派與聖潔運動根源
一、約翰.衛斯理與循道運動
二、影響五旬宗的循道派思想
三、聖潔運動
四、醫治運動
五、總結
第五章:五旬宗的福音派與自由派的根源
一、福音派(Evangelicalism)的定義
二、二十世紀美國福音派
三、五旬宗的基要派特徵
四、五旬宗的自由派特徵
五、基要派反對五旬宗的方式:科學
六、五旬宗最不接近開明福音派
七、總結
第三部分 五旬宗與合一運動
第一章:五旬宗與主流合一運動
一、愛丁堡會議與五旬宗之間的吊詭關係
二、五旬宗不支持合一運動的原因
三、二十世紀的五旬宗合一領袖
四、五旬宗與普世教會議會
五、世界五旬宗團契
六、全球基督徒論壇
七、總結
第二章:亞洲靈恩運動的合一作用
一、台灣
二、新加坡
三、菲律賓
四、中國
五、靈/神恩運動的合一前景
六、總結
第三章:靈恩的瑪利亞:五旬宗與天主教對話的契機
一、第二輪對話就瑪利亞的討論
二、尋找神學的共同基礎:靈恩的瑪利亞
三、從敍事理解瑪利亞
四、總結
第四部分 清末至民國時期五旬宗在中國和香港的發展
第一章:復興與衝突:澳門是華南五旬宗的肇始
一、麥堅道的宣教與復興事工
二、復興傳入中國
三、杜心餘的批評
四、總結
第二章:精英與貧窮:香港五旬節會的初期發展(1907 至1945 年)
一、十九世紀香港的精英
二、莫禮智:建立五旬宗的精英
三、公理堂與香港第一代五旬宗
四、五旬節會:本土華人五旬宗教會
五、《五旬節真理報》:平民的五旬節報章
六、為低下階層服務
七、往窮鄉僻壤短宣
八、婦女教育
九、爭取社會公義
十、宋鼎文時代(1883 年7 月11 日至1958 年10 月)
十一、「三年零八個月」的艱困
十二、總結
第三章:合作與自立:香港五旬節會的宣教工作(1907 至1930 年)
一、初期合作(1907 至1909 年)
二、1910 年代與宣教士的合作
三、《五旬節真理報》的宣教作用
四、中國宣教工作
五、總結
第四章:1911 至1930 年中國的政局
一、軍閥主義
二、1920 年代的反基督教運動
三、五旬宗在1920 年代的中國宣教
第五章:五旬節聖潔會:廣西
一、五旬節聖潔會在廣西的宣教工作
二、段惠廉所傳播的五旬宗信仰
三、政治衝擊
四、總結
第六章:神召會:華南
一、神召會的中文名稱由來
二、廣東及廣西神召會的發展
三、雲南神召會的發展
四、總結
第七章:神召會:南京、華北、西北、內蒙古
一、首都南京
二、華北
三、西北:甘肅
四、內蒙古
五、總結
第八章:聯合自由福音會:廣東
一、聯自會簡史
二、在華宣教士
三、抗日戰爭及香港日佔時期
四、戰後在中國及香港的事工
五、總結
第五部分 二十一世紀亞洲五旬宗的發展
第一章:全球南方五旬宗的信仰實踐:宇宙觀、天國、成功福音
一、三個指導原則
二、全球南方五旬宗與上帝相關的實踐
三、總結
第二章:全球化下五旬宗在不同自由度的亞洲國家之發展情況
一、全球化
二、亞洲基督教人口
三、五旬宗在較自由的亞洲國家
四、五旬宗在較不自由的亞洲國家
五、總結
第三章:亞洲五旬宗與政權及其他宗教的關係
一、亞洲五旬宗與政權
二、亞洲五旬宗與其他宗教
三、總結
第四章:亞洲五旬宗在城市與郊區的使命實踐
一、城市事工
二、郊區事工
三、總結
第五章:亞洲五旬宗與移民:在香港的菲律賓神恩天主教徒
一、1960 至1970 年代菲律賓的政治情況
二、香港的外傭需求
三、菲律賓的神恩運動
四、文森.克薩羅哥的生平
五、香港主愛之群成員的處境
六、總結
第六章:亞洲五旬宗與移民:在中國的非洲五旬宗
一、非洲五旬宗在中國
二、全球及亞洲移民狀況
三、神學分析:聖靈與移民者
四、總結
結語
鳴謝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區可茵
畢業於英國伯明翰大學哲學博士,研究五旨宗與合一運動。曾任羡智領袖學院五旨宗研究中心主任、崇基學院神學院兼任教會史講師。現任神召神學院客席講師,教授亞洲五旬宗、五旬宗聖靈論與宗派對話、五旬宗與普世合一運動、崇拜傳統與教會合一概論。著作包括 Grassroots Unity in the Charismatic Renewal(2011),也在英文學術書籍及期刊出版文章,並為 Brill's Encyclopedia of Global Pentecostalism(2021)擔任副編輯,現正編輯 Brill's Encyclopedia of Global Pentecostalism Supplements: East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