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蔡春曦 |
出版: | 以斯拉培訓網絡 |
初版: | 2025/06 |
頁數: | 48 |
尺寸: | 22.8 x 33 cm |
ISBN: | 9781988333410 |
分類: | 聖經史地 |
蔡春曦博士 历史涉猎:圣经历史背景入门研习
【內容介紹】
聖經歷史,四千年縱覽
在浩瀚的歷史資料中,我們應如何取捨?哪些歷史事件對研讀聖經尤為關鍵?
聖經是神所默示的話語,對教導、督責、使人歸正、學習公義都極具價值。學習聖經不僅是對經文內容的理解,更是一段深入認識神心意的旅程。然而,若忽略了聖經的整體架構與歷史背景,我們容易只停留在表面,錯過其中更深層的屬靈洞見。
真正紮實的研讀,必須從謙卑與耐心出發。聖經中的每一句話語都是經過世代傳承的神聖啟示,如同尋寶一般,越是仔細探究,越能看見其中的結構與智慧。除了文體與神學層面的掌握,歷史背景的認識同樣關鍵,因為具體的時空脈絡有助於我們理解經文原意與信息的分量。
本書《歷史涉獵》精選了 88 件橫跨十個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涵蓋從古代近東文明的發展,到新約與初期教會的形成。 每件歷史事件介乎有「歷史洞悉」、「考古涉獵索引」、「地圖涉獵索引」,幫助研習者進深研究。 這些事件並非聖經直接記載的內容,而是影響其背景、解釋與應用的重要關鍵。透過這些歷史片段,讀者能更清楚掌握聖經從舊約到新約的整體發展,深化對真理的理解。
【本書特色】
★ 幫助理解經文的原意
★ 提升對神作為的敬畏
★ 連接地理與神學的信息
★ 強化信仰的真實感與可信度
★ 幫助應用經文於當代處境
【專文推薦】
蔡春曦博士的《歷史涉獵》以歷史為經,釋經為緯,並且加上「歷史洞悉」的生命反思。聖經歷史不再是冰冷的年代或事件,而是活生生的生命實錄,人物事跡都是有血有肉、可歌可泣。蔡博士以完全的十字斷代,劃分為十個時期。他精選出每一個時期的重大關鍵事件,共88件關鍵時機的「大事」。蔡博士以屬靈的眼光去檢視歷史事件,展現出神在歷史中的作為;他是以傳道者的心態撰寫此書,希望讀者能以史為鑑。神在歷史長河中彰顯祂的救贖計劃,歷史(History)乃是祂的故事(His-Story)。茲將此書推薦給傳道人、神學生、長執同工、主日學教師、基督徒父母、學生,讓有心追求更深認識神的人對歷史有一個整全的觀念。
——區應毓博士
現任國際基督教教育神學院校監
曾任加拿大華人神學院院長及聯校校長、城北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
讀聖經,不只是研讀經文,更是穿越時空的探索之旅。《歷史涉獵》精選88件影響聖經理解的重要歷史事件,縱貫古代近東至初期教會時代,為讀者構建出一幅立體的聖經背景圖景。這不僅有助於明白經文原意,更讓我們在歷史光照下,看見神救贖計劃的深廣與奇妙。作者蔡春曦博士是以斯拉培訓網絡總幹事,亦是資深的聖經背景研究學者,長年致力於推動聖經教育與釋經培訓,深受華人教會信任。他以嚴謹的學術精神和牧者的心腸,將豐富的歷史知識轉化為深入淺出的靈命資源。讓這本書成為你研讀聖經的良伴,引領你進入更深的屬靈洞察。
——蔡錦圖博士
香港信義宗神學院神學博士、英國中信本地宣教同工
《跟隨耶穌的腳蹤行》與《跟隨保羅的腳蹤行》的作者
蔡春曦博士熱忱於研究聖經背景,出版了多本與聖經背景相關的書籍,是全球華人教會知名的聖經背景研究學者。蔡博士也善於講道和教學,每次的教導都帶給聽眾很棒的真理學習。過去幾年,蔡博士與馬浸有許多的教學配搭,也聯辦了全球少有的聖經背景文學碩士課程。蔡博士對所寫所教要求甚嚴,追求貼近聖經的原意,也強調極致的素質。如今,蔡博士的新著《歷史涉獵》將會同樣帶給弟兄姊妹極大的幫助。這本書將會幫助讀者掌握舊約、兩約之間、新約以及教會初期的歷史脈絡。透過此書,讀者可以認識聖經所處的歷史場景,並且結合聖經背景,必定能更準確地學習聖經的真理。
——蔡家存博士
馬來西亞浸信會神學院
博士課程教務主任與宣教主任
【目錄】
如何使用《歷史涉獵》
從歷史背景獲取裨益
A 開始–3200 至–2200
用「開始」來標明這段共1000年的時代,來簡述各種近東一帶文明的起步點,踏上認識「中間之地」的時代背景之第一步。
1. 文字的發明
2. 城市的出現
3. 文明的發端
4. 商貿的開展
B 新的開始–2200 至–1570
在這段日子的最先200年,中東一帶經歷一段混亂時刻,結果就是饑荒危機、逆城市化的出現,以及民族遷徙。
5. 逆城市化的出現
6. 亞摩利人的浪潮
7. 亞伯拉罕離開吾珥
8. 亞伯拉罕進入迦南
9. 約瑟和雅各在埃及
10. 喜克索人入侵埃及
C 埃及掌權–1570 至–1125
古埃及在第二中間時期有外族「喜克索人」入侵並統治埃及。埃及人後來不單重拾政權,也把掌控權伸展至中間之地和亞蘭的地土。
11. 不認識約瑟的新王
12. 埃及在迦南掌權
13. 米丹尼王國南移
14. 摩西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15. 約書亞領以色列人進迦南
16. 赫人超越米丹尼人
17. 以色列人的聚居點
18. 阿肯那頓和亞瑪拿書信
19. 埃及與赫人的和約
20. 夏瑣和士師的興起
21. 埃及碑文提及以色列
22. 海民攻陷
D 王國時代–1040 至–740
非利士人的入侵,導至埃及掌控中間之地的政權崩潰,並同時粉碎了赫人的王國,以色列國就在強國瓦解之際崛起。
23. 帝國統治的止息
24.地方王國互相吞併
25. 腓尼基人的擴展
26. 大衛的王國
27. 所羅門的治國
28. 北國以色列對峙南國猶大
29. 埃及侵略和毀滅
30. 貿易戰爭與盟約
31. 亞述起來攻打亞蘭
32. 亞述人的威脅衰微下來
E 亞述的破壞–740 至–640
亞述的來臨意味著各獨立國家的結束。由於亞述被無情的領袖所領導,他們不僅會襲擊和搶劫,還把倖存者驅逐到偏遠之地。
33. 亞述殺氣騰騰地返回
34. 通往埃及的路線倒塌了
35. 北國以色列被驅逐
36. 亞蘭王國垮下來
37. 撒瑪利亞城陷落
38. 亞述對峙猶大的叛變
39. 猶大和耶路撒冷都存留下來
40. 以賽亞宣告希望
41.亞述入侵埃及
F 巴比倫的侵襲–640 至–540
強大的亞述在多場戰爭中失手,最終敗在巴比倫手下,接著一連串的事件引至巴比倫最後將猶大陷落、聖殿被摧毀及猶大人的被擄。
42. 亞述對峙巴比倫
43. 猶大王約西亞
44. 亞述敗在巴比倫手下
45. 巴比倫向南推進
46. 猶大和耶路撒冷起義
47. 猶大和耶路撒冷陷落
48. 耶利米宣告希望
49. 猶大被擄到巴比倫
50. 巴比倫不斷自誇
G 波斯西進–540 至–332
波斯從巴比倫的伯沙撒王手中奪取政權,結束了巴比倫的霸權。翌年古列允許猶太人返回錫安。波斯從中間之地一直伸延到埃及。
51. 波斯奪取了瑪代
52. 波斯抵達呂底亞的撒狄
53. 巴比倫帝國滅亡
54. 猶太人返回錫安
55. 波斯入侵埃及
56. 古典希臘城市
57. 波斯與希臘戰爭
58. 以斯帖、以斯拉、尼希米
H 亞歷山大東進–332 至–323
馬其頓王腓力二世興起達到最高峰之際被暗殺,他的兒子亞歷山大依循父親的計劃,入侵愛奧尼亞海岸及波斯,繼續東征直到印度。
59. 馬其頓王腓力二世
60. 哥林多聯盟
61. 亞歷山大大帝
62. 攻打波斯的戰爭
63. 伊蘇斯關鍵的一役
64. 攻毀推羅
65. 途經中間之地
66. 創建港口城亞歷山大
67. 亞歷山大繼續東征
68. 亞歷山大之死
I 希臘帝國–323 至–63
亞歷山大從西部入侵,擊倒波斯,希臘化的王國於此時出現。亞歷山大死後,兩位繼承者各據中間之地的南北,不時帶來威脅。
69. 亞歷山大的繼位者
70. 多利買一世與西流古一世
71. 多利買輕取了中間之地
72. 西流基奪取了中間之地
73. 帕提亞人進攻
74. 西流基王朝與羅馬之衝突
75. 羅馬馴服了西流基
76. 希臘化的強制實施
77. 馬加比起義
78. 哈斯摩尼王朝
J 羅馬霸權–63 至 + 325
希律家族贏取了中間之地的王權,正是在耶穌和使徒的日子。其後,猶太人曾兩次試圖掙脫羅馬政權的枷鎖。但兩次均告失敗 。
79. 羅馬與帕提亞人的衝突
80. 羅馬從共和國轉變成帝國
81. 猶太教分裂時期的群體
82. 耶穌和使徒們
83. 猶太人與羅馬的戰爭
84. 米示拿和他勒目
85. 羅馬和希臘文化耀武揚威
86. 羅馬帝國的東部邊境
87. 外邦人的教會遍佈
88. 羅馬逼迫基督徒
【作者簡介】
蔡春曦博士
現任以斯拉培訓網絡總幹事、聖經探索博物館館長、聖經背景學院院長、馬來西亞浸信會神學院聖經背景文學碩士總監兼教授、亞拉臘考古遺蹟研究中心總監。蔡春曦博士曾於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學學院 (Jerusalem University College) 深造聖經歷史地理、第一及第二聖殿時期歷史,師從雅各蒙森 (James Monson)、加百列巴克博士 (Dr. Gabriel Barkay) 。曾於多間神學院執教聖經考古學、聖經歷史地理、啟示文學、聖經背景與講台牧養、使徒行傳和新約書信與講台牧養、進深講道學、教會歷史等科。先後獲以色列國家頒發「以色列文化及史地貢獻獎」(1989)及「領袖摩西獎」(1990) 等殊榮,並創立流動聖經博物館(2001)、網上聖經博物館 (2002)、博學城 (2010)、百科網 (2012)、亞拉臘遺跡研究中心 (2012) 、聖經探索博物館 (2022)。蔡博士自1989年起,在聖經古蹟上空有多次高空航拍機會,包括以色列、約旦、希臘、土耳其、意大利、黎巴嫩、塞浦路斯、埃及等,成為教導聖經考古學和史地課題非常珍貴的材料。蔡博士自1986年起,曾有30多年帶領聖經史地遊學團約150次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