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亞洲神經精神藥物醫學會(林浩斌醫生、張逸和醫生、歐陽國樑醫生、麥基恩醫生、 謝雪兒醫生、汪嘉佑醫生、錢佩雯醫生、鄺碧綠醫生、麥棨諾醫生、潘曉樺醫生、傅子健醫生、黃志強醫生) |
出版: |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
初版: | 2025/07 |
頁數: | 200 |
尺寸: | 150*210 mm |
系列: | 社會精神健康叢書 |
ISBN: | 9789887622673 |
分類: | 實踐神學 - 輔導、心理 |
生活教導 - 人生操練、休閒與哲學 |
解构忧郁
作者: 亚洲神经精神药物医学会
【內容介紹】
亞洲神經精神藥物醫學會出版《解構憂鬱》不僅要傳遞醫學知識,還要幫助病人改變固有的思維模式,從而更新,重新獲得人生的希望與力量。《解構憂鬱》這書名已經直接點出書本主旨,就是全面講解憂鬱症,包括憂鬱症的成因、病徵、藥物及非藥物多種治療手段,甚至與之相關的共病性疾病;讓讀者從多角度認識憂鬱症。世界?生組織(WHO)指出,全球約有5% 的成年人患有憂鬱症,更預計去到2030 年憂鬱症可能成為全球頭號疾病。憂鬱症是個普遍的精神疾病,有不同層面的患者,包括孕婦、小孩、青少年、成年人及至老人,作者從不同病人的病徵講解疾病及其治療的方案。一方面講解明白,減少病人及大眾的疑慮;另一方面,讓病人獲得更多疾病的資訊,從而獲鼓勵及早積極投入治療,望能盡快復元。復元人士又可以調整日常生活習慣,幫助自己重建健康生活方式並減低復發機會。預防勝於治療,書中也介紹了健康飲食、運動,並鼓勵人建立恆常社交活動,良好人際互動有益身心,也有正面的預防作用。
書中還有個案故事,體現病人需要獲得身邊的人支持、體諒及幫助,關懷他們,與他們耐心同行,是病人復元的力量。醫生們盼望社會大眾也能理解精神復元人士,並關懷他們。醫生懷著希望治療病人,相信病人經過適當的治療後,定能重建新生活。亞洲神經精神藥物醫學會現任主席林浩斌醫生說:「憂鬱症不能定義一個人的全部,每一位患者都有能力在治療的幫助之下,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與快樂。」(文章目錄請見下表)
專業推介
我們的情緒受到不同方面影響,包括外在環境和自身身體狀況等因素影響,從而產生不同的情緒變化和狀態。這是正常的現象。不過,如果情緒去到極端狀態,也影響到正常的生活,便可能去到一個病態了。情緒病是一種常見的腦部疾病,而其中憂鬱症被受許多人關注。《解構憂鬱》由多位精神科專科醫生及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兒科專科醫生撰寫,從不同角度帶讀者解構有關憂鬱症的各方面,包括成因、病徵及各種治療方案等,深入淺出談及與憂鬱症有關的知識,希望增加讀者對憂鬱症的認識。只要患者能夠認真面對並接受合適的治療,定能克服憂鬱症所帶來的困擾,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到你和你身邊的人。
王明爍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主席
憂鬱症不同於一般的難過或短暫的憂傷感覺,它也不是一種隨時能消失的病情,患者也不能隨時或即刻就能振作起來。一般人對於「憂鬱症」和「雙向情感障礙症」容易產生誤解,認為是人格缺陷。我很高興本書作者以淺而易懂的文字為讀者提供非常有用的知識和資訊。本書既是關於疾病的醫學解讀,也是關於情感、掙扎與希望的心靈寫照;讀者除了能加深對疾病的了解外,同時也能包容患者所面對的挑戰。我堅信,理解是治療的開始;關懷是通往康復的橋樑。我也希望讀者在讀完書後會與家人及朋友分享這本書。
李清副教授、太平紳士
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人口心理健康教育辦事處醫務總監、高級顧問心理醫生
憂鬱症是21世紀影響人類最重要的三大疾病之一。在一般人群中,憂鬱症的發病率約為5%至10%。過去我們對於憂鬱症的了解,僅限於情緒低落,不過隨著研究的日新月異,我們對於憂鬱症有越來越多了解。憂鬱症不止是一個局部性的「心情病」,同時也是一個受到外界環境及生理因素影響的全身疾病。因此,如何提高社會大眾對憂鬱症的了解,並知曉憂鬱症的治療方式,甚至藉由改造生活形態來預防憂鬱症的發生等等,都將成為至關重要的課題。《解構憂鬱》的內容十分詳盡,對於憂鬱症的介紹、病因的了解、治療的最新方式及預防都有深入淺出的著墨。相信此書對於幫助社會大眾深入了解憂鬱症將扮演重要的角色。期許天下所有的憂鬱症患者能成功走出憂鬱。
周元華教授
臺灣臺中榮民總醫院副院長
世界精神藥理學會暨亞洲神經精神藥理學會前任會長
憂鬱症並非不可戰勝。隨著醫學進步,已經有了多種有效的治療手段。這些方法各有其優勢,如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正是我們在這本書中希望探討的核心問題。本書不僅詳細介紹憂鬱症的病理機制與治療方法,還有分享一些臨床案例,幫助讀者更準確地理解憂鬱症的表現與治療過程。我們希望讀者理解到憂鬱症雖然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它並不能定義一個人的全部;每一位患者都有能力在治療的幫助之下,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與快樂。願每一位讀者都能從這本書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並在未來的日子裡,擁抱更多陽光與希望。
林浩斌醫生
香港醫院管理局精神科醫生
亞洲神經精神藥物醫學會現任主席
【目錄】
1 / 林浩斌醫生
一、情緒病的歷史與命理和宗教
二、「情緒病」是廣泛術語
三、憂鬱症與腦內傳遞物質
2 / 張逸和醫生
一、難治/ 頑治性憂鬱症的迷思
二、抗憂鬱藥的迷思
3 / 歐陽國樑醫生
一、憂鬱症的共病性疾病
4 / 麥基恩醫生
一、哀傷與憂鬱
二、躁鬱症之分類
5 / 謝雪兒醫生
一、躁鬱症患者的共病困擾:身體或生理
二、躁鬱症患者身體或生理共病的應對方案
三、從基層醫療看躁鬱
6 / 汪嘉佑醫生
一、甚麼是「循環性情緒病」?
二、雙相情緒病的遺傳學
7 / 錢佩雯醫生
一、懷孕期「雙相情感障礙」的管理
二、預防復發、改善早期復發的識別和處理方法
8 / 鄺碧綠醫生
一、雙相情感障礙不會發生在孩子身上? ( 上)
二、雙相情感障礙不會發生在孩子身上? ( 下)
9 / 麥棨諾醫生
一、雙相情感障礙/ 躁狂憂鬱症( 上)
二、雙相情感障礙/ 躁狂憂鬱症( 下)
三、活在「虛幻」與「現實」之間
四、他們的愛
五、回顧跟父母的關係( 上)
六、回顧跟父母的關係( 下)
七、「我無迫你,我想你自由發展」( 一)
八、「我無迫你,我想你自由發展」( 二)
九、「我無迫你,我想你自由發展」( 三)
十、「我無迫你,我想你自由發展」( 四)
10 / 潘曉樺醫生
一、「記性差」與老年憂鬱症
11 / 傅子健醫生
一、腦磁激在憂鬱症治療之應用─背景及原理
二、腦磁激在憂鬱症治療之應用
12 / 黃志強醫生
成因篇
一、認識憂鬱症
二、憂鬱症沒有單一成因
三、憂鬱症與大腦化學物質
四、憂鬱症的遺傳學
五、不良童年經歷
六、關懷及重視照顧者的身心健康
基本治療篇
一、治療及預防憂鬱症的方法
二、個體化治療
健康生活篇
一、選吃健康「情緒食物」
二、營養飲食篇
三、憂鬱症與運動
四、憂鬱症與睡眠之相互作用
心理治療篇
一、憂鬱症的心理治療
二、動力心理治療探索內在世界
三、人際心理治療治好人際關係
四、人際心理治療的策略
五、面對憂鬱症和孤單的挑戰:小組治療
六、自助療法之應用
七、應用自助療法之結果
八、敘事治療「外化」問題重寫故事
九 、婚姻和家庭治療
【作者簡介】
《解構憂鬱》作者是來自「亞洲神經精神藥物醫學會」的會員,包括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林浩斌醫生、張逸和醫生、歐陽國樑醫生、麥基恩醫生、汪嘉佑醫生、錢佩雯醫生、麥棨諾醫生、潘曉樺醫生、傅子健醫生、黃志強醫生,另外有家庭醫學專科醫生謝雪兒醫生,以及兒科專科醫生鄺碧綠醫生。作者們在其專業上有豐富臨床經驗和深厚資歷,其中有一些醫生更參與過憂鬱症研究或抗憂鬱藥物小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