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歐以南 |
| 出版: | 真哪噠出版社 |
| 初版: | 2023/04 |
| 頁數: | 360 |
| 尺寸: | 148*210 mm |
| ISBN: | 9786267599341 |
| 分類: | 傳記/見證 |
| 實踐神學 - 增長、差傳、宣教 |
【內容介紹】
在台灣鄉村福音佈道團的五年宣教,
她記下了,那些甦醒靈魂的瞬間。
在義路上,步步都有主愛的餽贈。
從家務的柴米油鹽,到宣教的田野足跡;
從文學創作的靈感閃現,到信仰歷程的靜默深思
這是她一生向主敞開的筆記,也是靈魂一點一滴領受的嗎哪。
■序
一筆一程 為主作見證
1980年代,我們夫婦在美國賓州開始主編《使者》雜誌時,期盼讓這份在北美少有的中文基督教刊物,成為「海外華人基督徒知識分子的見證」。
我們除了邀約牧長和聖經學者撰寫有分量的屬靈信息以外,頭幾年暑期也在「使者農莊」舉辦為期一週到兩週的寫作營。寫作營的目標不是培養作家,而是鼓勵對寫作有興趣的基督徒,將留學、成家、立業、信仰、事奉的個別經歷,寫成可以共同分享的生命見證。因此,在設計內容時,我們歸納許多佳作的特點,注重:「如何得到靈感和題材」、「如何表達意念」、「如何真誠敘述」等基本的寫作原則。
在寫作營中,我們認識了幾位決志用寫作來事奉神的姐妹。她們都是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也已在教會有服事(其中一位是教會師母);但她們感悟上帝對她們文字事奉的呼召後,開始了認真持久的寫作生涯。後來她們的作品都不斷精益求精,題材日漸豐富,先後出版成書。歐以南這本《我的那罐嗎哪》,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1981年我們夫婦在寫作營認識歐以南後,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有一種活潑開朗、認真求問、對人有興趣的性格。雖然她自稱「我的國學修養不深,不只是詩詞不熟,就是成語、詞彙也少;又沒有戲劇性的人生經歷,再加上缺乏想像力,不會編故事……我憑什麼寫?又能寫什麼呢?」但我們卻深信她這種個性是基督徒寫自己和他人的見證時,最重要的條件。寫作營結束後,我們經常鼓勵並關注她的作品。果然,出於她對神對人那種真誠單純的愛,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得到了源源不絕的素材。
在本書一篇見證中,她回憶「常覺得有聖靈同在,祂給我靈感,不僅梳理我的思緒,藉著四周環境的人和事提供我資料,讓我對所寫的內容,有較深刻的體會。特別是詞窮時,祂會給我適當的詞句,那種與主同工的喜樂,真是不可言喻,反而連家事都不嫌煩了。」
在這本文集中,每一位讀者都可以看見,三十多年來,歐以南隨著生命生活事奉的成長和成熟,她的寫作題材不僅具有賢妻良母「坐家」的溫情,更邁向「妻子宣教士」的豪情。從這本書收藏的眾「嗎哪」中,也看到她和丈夫(林博)信仰傳承、文字靈光、生涯回聲的豐盛體驗。
這本書不單是一位全心全意愛主愛人的姐妹,記錄生活中精彩的點滴;也是每一位自認為平凡,卻願意為主寫作者的範本。
蘇文峰牧師
資深文字工作者
曾任台灣《校園》雜誌和美國《使者》雜誌主編
與妻子鄭期英共同創辦美國《海外校園》雜誌
【目錄】
推薦序
一筆一程 為主作見證 蘇文峰
人生下半場,他們選擇了神的路 陳文逸
我的那罐嗎哪,讓生命與神對齊 歐南攸
悸動的生命節奏 以南的福音人生 林 博
自序
當「歐以南」回家:寫給「我的那罐嗎哪」
鄉福嗎哪──宣教足跡,恩典旅程之一
Lord, After You主,您先行
「口傳福音」上課心得
世界正在搶我們的孩子── 鄉福的兒童事工
茶葉蛋── 東石短宣記
臺灣鄉村的呼喚
回臺前的準備:親子篇
回臺前的準備:SQ篇
回臺前的準備:入儉篇
回臺前的準備:EQ篇
之二
「主耶穌的小子」學習營會
「妻子宣教士」百分百
去鄉福做什麼?
壯年鄉村體驗營推手
我不會宣教……
我是白老鼠──培訓會特別報導
我真想告訴你每一件事
芬園小記
看我奪回!
突破
神有所不聽
答客問──美國之行的分享
鄉福,我回來了!
三年了!
芬園留給我們太多的回憶
他到哪去了?
教會/信仰嗎哪──信仰的光芒,愛的傳承
喃喃自語
從「醫龍」看團隊精神
基督徒(經文串連)
金、銀、寶石,建造心靈聖殿
進入祂的殿
葡萄枝子
愛手相攜
和孩子一起 到主跟前來……
明礬 基督徒也會有緣盡的時候?
真相大白
創作嗎哪──文字的靈光,文學與故事
小說精選《人需地的幾何》 得和失是一對雙生兄弟!
聖誕節話劇 走,我們去吧!
細工──蕾絲的聯想
生之網
惜物情
話合其時
奇巧的工
細水長流
誰來當家?
他是您的……
智慧人的心──思考生死大事
給日子多一點生命──淺談安寧療護
生涯嗎哪──生命回聲 靈魂深處我這罐嗎哪
命中註定的嗎
建立家室
牽手
愛字不易寫
銀婚大快樂
良人終身所靠也!?
──他到底愛不愛我?我與婚姻「抗戰」幾十年
我,爸爸的女兒,無憾
好漂亮的媽咪
從為人母的角度看死亡(1)
子欲養,給機會
從為人母的角度看死亡(2)
要「走」得沒有遺憾
恩典的喜樂──飛躍越過死亡
暖暖的……
【作者簡介】
歐以南Grace Ling
因為全職母親的居家生活,開啟了以南寫作的門。雖然小學六年級就開始投稿,但一直到老大出生後,寫作才成為一個志業。寫作使以南的生活充滿了喜樂和創意,同時也是以南的自我心理治療。
在台灣郷村福音佈道團的五年宣教,寫作將它們一歩一脚印的留下痕跡。
「我的那罐嗎哪」將過去這44年所有的稿件匯集成冊作為天父在以南蛻變的生命中帶領的一個紀念。
以南和先生林博定居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他們有兩個孩子五個孫子。目前仍參與聖地牙哥主恩堂的服事。
我的那罐吗哪:祂使我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欧以南Grace 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