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USD
效法他們的信心(Readers Pick 2025E)

效法他們的信心(Readers Pick 2025E)

By: Joseph Comments: 0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現代生活許多的便利其實都得前人的智慧和付出。 剛剛過去不久的美國獨立紀念日,除了放假和享受家庭時光之餘,也會幫助人們緬懷當年國父們為了公義和自由,願意把自己的性命擺上的偉大情操。 很多的時候,改變在於想念(記得)。 想念是一個通道,使我們與他們有了聯結。 當我們不斷地設身處地去思想他們的作為和理念,我們的心也會被激勵和改變,樂意成為同樣的人。 希伯來書13章7節告訴我們:
 
從前引導你們、傳神之道給你們的人,你們要想念他們,效法他們的信心,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 (和合本)
你們要記得那些領導你們、曾經把神的道傳給你們的人,要觀察他們行事為人的成果,要效法他們的信心。(環譯本)
值得感恩的是,藉著文字,我們仍然可以與歷世歷代的聖徒們有往來,有聯結。 這些文字與生命的結晶,見證了上帝在不同世代中的工作,也提醒我們:信仰不是孤單的旅程,而是與歷世歷代的聖徒一同奔跑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藉著本期專題,讓我們一起留心、觀看、思想他們行事為人的成果,效法他們的信心。

(7/31/25 於北美南加天道書房)

為神拓疆的工匠  

柯立天(Richard Cook)著

23位工匠,也是神麾下的23個使者,在悠悠二千年間,鍛造了彰顯神真理的不世工程──基督教會。

這23位精品人物,在不同的年代,肩負了神賦予的不同使命。柯立天教授本身是宣教士,在本書中,他化身說書人,運用類似《史記》/《資治通鑑》的敘事風格,向中國人訴說了二千年的教會故事,言簡意賅,讓我們體會到福音如何在不同歷史年代中傳承,教會領袖如何回應不同時代的挑戰,以至在神的運籌帷幄下,福音能排除萬難,傳遍天下,甚至推動時代發展的巨輪。

   

 

聖奧古斯丁  

瑞秋.飛利浦斯 (Rachael M.Philips)著

主後第四世紀,奧古斯丁出走羅馬,展開一場真理的追尋之旅,在母親真摯熱烈的聲聲代禱中,將一生獻給他永遠的最愛--全能上帝,成為影響中世紀教會最深遠的初代教父,《懺悔錄》、《上帝之城》等巨著作者,以及影響1600多年人類歷史文化的神學家與哲學家。

讓我們跟著奧古斯丁的腳蹤,走過他哲學思辯的青年,勇於護教的中年,鞠躬盡瘁的晚年;他的信心告白,將激勵你我堅定信仰,不再懷疑!

   

 

懺悔錄 | Confessionum  

奧古斯丁 (Augustini) 著

希波的聖奧古斯丁是古代基督教世界的文豪,在他近百種著述中,以<懺悔錄>最為著名,傳誦最廣。在基督教文學中,懺悔錄另有承認,歌頌神的偉大之意,然而由於奧古斯丁行文中流露了真摰的感情,而且對自己一生的思想和行動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於是懺悔錄在後世已經成為自傳的代名詞。

本書文筆細膩生動,別具風格,為晚期拉丁文學的代表作,也是古代西方文學名著之一。

   

 

這是我的立場:馬丁路德傳記(修訂版) Here I Stand - A Life Of Martin Luther  

 

羅倫培登 著

「我不能,也不願撤銷任何東西,因為違背良心是不對的,也是不安全的。這是我的立場,我不得不如此。願上帝幫助我。阿們。」

馬丁路德屹立在羅馬皇帝和德國諸侯面前,毅然拒絕讓步。自從他在威丁堡教堂門上釘上九十五條文開始,他一直是眾矢之的,敵人控告他為異端,焚燒他的著作,恫言要逐他出教,甚至置他於死地。這位曾令中世紀歐洲朝野震撼,令教會翻天覆地的小小修道士,今日被譽為基督教偉大的先知、牧者和改革家。在本書中你可與他重溫改教歷史的波瀾曲折,福音信仰的起伏更新,至終也必能分享到他得勝的喜悅和得力的秘訣。

 

   

 

馬丁路德:加拉太書講義(宗教改革500週年紀念版) | Luther: Lectures on Galatians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著

路德的加拉太書講義正如使徒保羅的加拉太書信,充滿了獨特的自傳性敘述。在很多方面這兩位上帝的子民志趣相投,對他們的對手激烈的批判,但從未失去基督愛的眼光,藉著道帶來的上帝救贖信息。這是一部五百年前寫就的“經典”,但並不晦澀難懂、離我們很遙遠,直至今日,這本書仍在影響無數基督徒的個人生命。

 

   

 

改教家加爾文:加爾文500週年紀念  

 

改革宗出版社 編訂

500年前上帝興起加爾文,他成為奠定基督教正統信仰的一位關鍵人物!為了慶祝加爾文500周年誕辰,特別從四個不同的角度──生平、生活教導、教義、歷史發展,來探討加爾文和加爾文主義對世界的影響。本書收集並修訂了本社過去所出版的幾本小冊子,包括:《加爾文生平與教訓》、《基督徒生活手冊》、《加爾文主義五要點》、《論加爾文及加爾文主義》,並且增加〈加爾文主義五百年歷史回顧〉一文。以為神學或加爾文神學冷酷、沒生命的人,一定要看這本書,那使我們看到了另一個摩西、另一個保羅──理性、邏輯、周延的頭腦,以及對神、對教會火熱的愛。

 

   

 

麥種基督教要義 |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 著

神學家巴刻(J.I. Packer)認為:加爾文一生最大的成就在於寫了一本書,就是《基督教要義》,「他為了神的事業和教會的福祉所做的,沒有一樣比它更偉大、意義更為深遠。雖然他幾乎為聖經的每一卷書寫了註釋、幾乎為了每一個重要的神學議題撰寫了小冊和專著,但加爾文基本上可以說是『一本書』的人。他花了四分之一個世紀,持續地撰寫《要義》,從1536年的初版到1559年的第六版,修訂、論證、重新鋪陳、務求完美。把他所知道的一切納入它裡面。⋯⋯最終的結果是神學與解經作品的一個無上傑作。什麼是《要義》?它向我們呈現的是基督教的概要。它原來的書名聲稱,它不只是一本神學書籍,更是——事實上,主要是——基督徒實踐生活的一個課程,是敬虔的啟蒙讀本。」

 

   

 

10個改變世界的人:聖經啟動的跨文化宣教故事 | Ten who changed the world  

 

作者: 丹尼.埃金 (Daniel Akin)

本書描述了十則改變世界的宣教故事
──**威廉.克理、耶德遜夫婦、華理士醫師、慕拉第、吉姆.艾略特、喬治.利勒、畢大衛、李愛銳、師達能夫婦、富能仁**。
這些宣教士雖沒有自帶黑科技,
也難撼動宣教禾場的現實地緣政治困局,
但他們卻扎扎實實地改變了世界──
見證耶穌道成肉身,帶來生命的翻轉,
以復活的大能,超越這必死的生命局限。

 

   

 

市井宗師衛斯理  

作者:何威達

在本書的詮釋中,衛斯理約翰的突出,正在於他永遠是走入人群中。或宣講一般人聽得懂的成聖信息;或努力為所有追隨者盡心竭力制定成長途徑;或為他們編製詩歌集,與他們同行共唱;或用盡一己生命,關心服侍他們,成為大眾公僕。

   

 

上帝恩典的留聲機:講道王子司布真 The Phonograph of God’s Grace:A Biography of Charles Spurgeon  

張文亮 著

什麼是復興?
真實的復興,是傳道人帶著眼淚
在眾人看不見的地方,一再地在主面前仰望與禱告。

一八五四年,十九歲的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 1834-1892),開始在倫敦教會擔任牧職,他的講道耕耘了百萬人的心田;司布真掀起的福音大復興,一百多年後,直到如今仍深刻影響人心。

   

 

魯益師與他的產地:護教大師內在與背後的世界 | C. S. Lewis: A Life: Eccentric Genius, Reluctant Prophet  

麥葛福 (Alister McGrath) 著

『重寫基督教文學大師不朽一生,一槌定音的經典傳記!』
《我如何思考基督教》(Mere Christianity)出版七十週年紀念!

一代文豪魯益師有三種世人熟悉的面貌:暢銷小說作家的身分,基督徒作家與護教家,傑出的牛津大學講師和文學評論家。關於魯氏的研究,自他離世後從未停歇,正當世人以為對其了解透徹,一切塵埃落定,魯益師逝世五十週年之際,竟問世一本嶄新、改寫世人目光的全新傳記。

   

 

我如何思考基督教:認識魯益師返璞歸真的信仰 | Mere Christianity  

魯益師 (C. S. Lewis) 著

讓經典,成為你的動力和靈感!

說起「經典」,你腦海浮現的畫面可能是美術館、圖書館內冷冰冰的古老藏品。事實正好相反,一樣東西越經典,就越多融入我們生活,提供無窮的動力和靈感。蕭邦的夜曲改編為捷運的進站音樂,溥儀的眼鏡架成為文青的配備,蒙娜麗莎肖像燙印在街舞藝人的T恤上。

《我如何思考基督教:認識魯益師返璞歸真的信仰》(Mere Christianity)正是這樣的一部經典。原著於一九五二年出版,翻譯成多國語言,啟蒙了萬千信徒。

   

 

踏不死的麥種:潘霍華在納粹鐵蹄下的神學省思  

周學信 著

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誕生於一百年前,在六十一年前,他以叛國罪被處死於納粹的絞刑台。他是一位信仰者,一位行動者,一位先知,也是二十世紀難得一見的殉道者。在二00六年,全世界慶祝著他百歲的冥誕,紀念一個百歲卻永遠不老的信者。他那吉光片羽般的深刻神學反思,活在許許多多人的心裡,啟迪著神學思考,餵養著饑渴慕義的心,激勵著人們,以犧牲的決心,將信仰化為行動。

   

 

團契生活(新譯修訂本) Life Together  

潘霍華 著

本書是為神學院的生活和學習而激盪出來的作品,欲在急難時刻,透過一小群獻身、同心的人彼此勸誡懺悔,共享分擔,以基督為中心的群體生活操練,結合成有力的宣教團體。這種團契生活的概念和團契屬靈生活敬虔的操練,對今天教會群體仍有啟迪。作者對個人獨處與共處的關係,體驗尤深。他以細緻的筆觸,織成一幅繽紛的織錦圖。

   

 

盧雲的誠與愛:全面了解盧雲  

作者:彭順強

本書是首本華文闡釋盧雲的書,深入地剖析盧雲的思想世界,使讀者能對盧雲有一個全面透徹的理解,能在欣賞盧雲的著作時,領悟到著作中的屬靈深度,和塑造出一種充滿「愛」和「誠」的生命素養。

   

 

帶著眼淚帶著微笑,在信仰的愚拙中經歷上帝:盧雲給不安時代的4堂屬靈操練課 | Clowning in Rome: Reflections on Solitude, Celibacy, Prayer, and Contemplation  

盧雲 (Henri J. M. Nouwen) 著

本書輯自盧雲於羅馬教授的四堂課,帶領讀者重拾四種反璞歸真的屬靈操練:獨處、獨身、禱告和默觀,學習與上帝獨處,擁抱虛空,向上帝赤露敞開,觀照萬事的本質。

盧雲在書中借用了「羅馬城的小丑」這一意象,形容那些毫不起眼、微小外緣的人,他們雖不是主角,卻豁出自己,一邊承擔著生活中的艱辛眼淚,一邊為人帶來安慰、盼望和歡笑,在羅馬這座既充滿朝聖者又充斥著種種暴力的「聖城」中,定志活出有愛的生命,關懷弱小,服事上帝—獨處、獨身、禱告和默觀這四種屬靈操練,正是一齣齣毫不起眼、微小外緣而又愚拙質樸的小丑戲。

   

 

福音生命禮讚:信仰領航者巴刻  

作者:賴肯 (Leland Ryken)

本書是迄今為止內容最全面的中譯本巴刻傳記。著名學者賴肯教授以流暢生動的文筆敘述巴刻的精彩人生,不但寫下巴刻的生平大事,也展現巴刻鮮為人知的一面,而且綜合整理了巴刻堅持一生的主題,包括高舉聖經、秉持清教徒傳統、透過寫作服侍廣大信徒等。直到今天,巴刻仍藉著他留下的大量經典著作說話,鼓勵基督徒為信仰委身。

   

 

認識神(增訂版三版) | Knowing God  

巴刻 JAMES I PACKER 著

身居教會未必就是認識神!熟讀神學也未必就會經歷神!那麼,怎樣才算認識神呢?

作者以勇氣、邏輯、清晰的文字和熱切的心腸,維護並重申聖經中許多古老而永恆的主題,希望藉此呼喚基督徒進入純正而豐盛的信仰中,能真正地認識神,敬拜神,經歷神,活出有神同在的恩典人生。

   

 

十架門徒:斯托得傳 Inside Story: The Life of John Stott  

司迪爾 (Roger Steer) 著

十架的門徒,就是在塵世的生命裡,
認真綻放出光和熱!!

講到斯托得,你會想到什麼?像屬靈巨人那樣高不可攀?厚厚的《當代基督十架》讓人望而生畏?影響二十世紀福音派走向的「洛桑大會」?《時代》雜誌百大人物之一?倫敦學院與靈風基金會的創辦人?「新約聖經信息」註釋的主編?

透視斯托得一生,必讀的深度傳記!!

斯托得,天上的飛鳥是他的導師,每個有需要的人都是他的鄰舍。他是親友口中可親的約翰叔叔,世人眼中的二十世紀福音派領袖,配得英國主教的身份,卻不願受封主教頭銜,深受眾人推崇備至,卻謙稱自己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

   

 

當代基督十架:在21世紀重回救贖的原點(二版) The Cross of Christ  

斯托得 (John Stott) 著

為信仰扎下穩固根基,基督徒必讀的不朽經典

曾有人問斯托得,在他一生五十多本著作中,最看重哪一本?他說:「《當代基督十架》。比起我寫過的其他任何東西,我花最多心血在這本書。」這位二十世紀福音派最具代表性的領袖,將他畢生為之而活的信仰內涵寫成了《當代基督十架》,本書可說就是斯托得一生所宣揚的福音!

   

 

基督生死相契:為我們死又在心裡活 | Christ for Us and in Us  

作者:梅監務 (Campbell Naismith Moody)

梅監務牧師宣教130週年 ╳ 基督教研究智庫2025重磅新書!
梅監務宣教師最重要的一本神學著作!

「在人們最壞時,耶穌基督與他們連結合一。」——梅監務宣教師

 

Credit Card
Choose your language
Choose your currency
$

我的帳戶

忘記帳號密碼?

最近加入購物籃:

0
Compare
Start comparison

Leave a comment

你的電郵地址不會被公開

此產品已放進您的購物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