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籃沒有東西
包衡、哈特 (Richard Bauckham, Trevor Hart)著
有時上帝清楚見於故事中,即公開又明顯;有時上帝的顯現則較預料不到和較隱藏,是需要詮釋的。人如何在這看得見的世界中尋找這位看不見的上帝,從而展開屬於自己與上帝之間的故事,本書或可為我們帶來一些亮光。
門市存量
Close作者: | 包衡、哈特 (Richard Bauckham, Trevor Hart) |
譯者: | 紀榮智 |
出版: | 基道 |
初版: | 2011/01 |
頁數: | 176 |
尺寸: | 140*210 mm |
系列: | 靈修著作精選 |
ISBN: | 9789624574128 |
【內容介紹】
聖經充滿故事。在舊約中我們讀到上帝如何透過撒萊、雅各、大衞、乃縵、尼希米、以斯帖等人,來與以色列人交往。這些故事都有一個共通點:在故事情節的展開中,主角始終是上帝。有時上帝清楚見於故事中,即公開又明顯;有時上帝的顯現則較預料不到和較隱藏,是需要詮釋的。人如何在這看得見的世界中尋找這位看不見的上帝,從而展開屬於自己與上帝之間的故事,本書或可為我們帶來一些亮光。
本書是兩位作者(一位神學家和一位聖經學者)再次聯手呈現給讀者,充滿獨到見解的作品。故事的發生看似人的意志在施展,但其實背後看似隱藏和被動的上帝一直在掌管歷事件的進程,使得這些不同處境下的故事在祂裏形成一長篇的「尋人啟示」。
「不育的撒萊、雅各家庭的亂局、乃縵的打擊、尼希米的執著、以斯貼的果敢、怛以理三位朋友的抗爭等,這些都不只是過去的事迹,有的仍是今天我們要面對的挑戰,有的是我們所效法的榜樣。看《在生命境況中尋見上帝》,就好像回到昔日我在蘇格蘭聖安得烈城留學時,在聖安得烈聖公會晚堂崇拜中,聽包衡和哈特講道一樣,將上帝的道活顯在我們眼前,挑戰我們要活出上帝的道,用我們的生命去寫新的故事。」
──張略
中國神學研究院副院長
「《在生命境況中尋見上帝》是包衡與哈特合著的十一篇舊約聖經故事講道集。文章細膩地揭露舊約聖經人物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遇見上帝,並且將現代人的故事互相印證,通過聖經解讀幫助讀者在生活中尋找上帝。每篇故事的結尾有詩詞或禱文可幫助讀者默想,是一本深入淺出的優秀靈修作品。」
──郭鴻標
【目錄】
前言
尋見上帝
1.在想駕馭上帝的應許之時(創十六章,二十一章)
2.在人生路上孤單之時(創二十八10~22)
3.在盡力而為之時(撒上十七章)
4.在怒氣沖昏之時(撒上二十五章)
5.在被罪轄制之時(撒下十一章)
6.在氣驕志滿之時(王下五1~14)
7.在憶起一己身分之時(尼四章,十~十三章)
8.在時勢所迫之時(斯四1~五8)
9.在徒勞無功之時(傳二章)
10.在禱告蒙妙允之時(賽三十八章)
11.在拒絕偶像祟拜之時 (但三章)
註釋
【作者簡介】
包衡(Richard Bauckharn),退休前為蘇格蘭聖安得烈大學(University of St.Andrews)新約研究講座教授、華德洛主教講座教授(Bishop Wardlaw Professor),現為該校榮休講座教授。包衡教授著作等身,他的研究範圍及於神學、早期猶太教及聖經,已譯成中文的計有《啟示錄神學》、《政治中的聖經》、《被釘的神》、《跨界福音》、《聖經中的自曲》;與哈特的合著則有《當祂甘願被掛在木頭上》、《盼望猶存》。
哈特(Trevor Hart),蘇格蘭聖安得烈大學神學講座教授,專長於系統神學、基督教傳統的當代重構和神學的跨學科(尤其是哲學和文學)研究,目前主要研究關於人類想像的本性和作用。著作有《信故我思──神學思考方法獻議》、Regarding Karl Barth: Toward a Reading of His Theology等。
在生命境况中寻见上帝:给当代读者的旧约故事
包衡、哈特 (Richard Bauckham, Trevor Hart)
Product carousel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