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USD
真常之道:唐朝基督教歷史與文獻研究
(0)

真常之道:唐朝基督教歷史與文獻研究

$25.50 Excl. tax
可預購

作者:吳昶興

自明朝天啟年間《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出土,掀起對基督教在中國傳播的研究熱潮,時至今日,景教研究已不再是一個冷僻陌生的課題,近二十年的研究屢出,甚至在韓、日皆有景教研究會的成立。本書站在過去的研究成果基礎上,試題再添新說與詮釋。在歷史上梳理景教的神學源流與脈絡,以及景教做為基督教的一支「敘利亞東方教會」其底蘊與發展為何;此外,本書特別看重「內證」的思想脈絡,在不脫離其敘利亞東方教會的特徵下,做為現存文本的解讀框架。如此,重新看待作為第一次入華的基督教派如何與中國本土文化、思想、原有 ...了解更多....

從台灣進貨需時約4-8週,到貨後馬上寄出。

產品介紹

作者: 吳昶興
出版: 台灣基督教文藝
初版: 2015/05
頁數: 336
尺寸: 14.8 x 21 cm
系列: 中原大學基督教學術叢書 論著系列
ISBN: 9789866131295
分類: 教會歷史文化 - 歷史

真常之道:唐朝基督教历史与文献研究
作者:吴昶兴

【內容介紹】

自明朝天啟年間《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出土,掀起對基督教在中國傳播的研究熱潮,時至今日,景教研究已不再是一個冷僻陌生的課題,近二十年的研究屢出,甚至在韓、日皆有景教研究會的成立。本書站在過去的研究成果基礎上,試題再添新說與詮釋。在歷史上梳理景教的神學源流與脈絡,以及景教做為基督教的一支「敘利亞東方教會」其底蘊與發展為何;此外,本書特別看重「內證」的思想脈絡,在不脫離其敘利亞東方教會的特徵下,做為現存文本的解讀框架。如此,重新看待作為第一次入華的基督教派如何與中國本土文化、思想、原有宗教及其他外來宗教產生互動,彼此之間的關係如何相互借用、融合、競爭乃至對抗。本書不以景教宣教事業的成敗與否來立論,而從「華夷之辨」的角度,剖析景教在中國政治主權下,如何產生一套相應的神學及信仰的實踐。

第一章簡述歷史上最早入華的基督教派敘利亞東方教會,其教派源流上可上溯耶穌時代的一世紀,及羅馬天主教、希臘東正教之間分庭抗禮時期的五世紀。此一教派於七世紀初入中國,唐人先後以「波斯教」、「大秦教」稱之,「景教」則僅見於敘利亞東方教會在中國所遺留的碑刻及經典。如何以最新的歷史觀點,重新盱衡與詮釋敘利亞東方教會在唐朝中國所遺之經典,並重建他們在基督教三一論及相關神學思想的內容與漢語的掌握,為研究唐朝景教的重要課題。

第二章描繪景教前身的敘利亞東方教會在進入中國之前,歷史地理等相關背景,以及其在中亞地區的主要活動,包括在當時波斯和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以及阿拉伯帝國崛起等政治勢力對抗中,如何生存與傳播。

第三章可再分為四個部分:1.研究景教碑若是從唐朝的碑石形制及造型的角度來看,呈現什麼樣的歷史意義?並可使人了解景碑擁有者在唐代社會的地位和身分。2.景碑中「景」字的涵意,分析敘利亞東方教會入華後,在官方頒訂的法定宗教名稱「波斯教」、「大秦教」之外,又自訂宗教名稱「景教」的緣由。3.由景教研究考察唐政府的宗教管理。4.景教僧在唐的相關事蹟。

第四章認為唐代統治者的宗教態度以及華夷的文化認同問題,是不能不留意的。本文認為景教的衰亡不僅是與佛教、道教、儒教的發展有關或在中國文化的適應問題上面,值得注意的是,三教在中國的發展可以做為分析景教存亡的參照值,並且要注意宗教發展背後的社會思潮。

第五章透過聶斯多留的遺著The Bazaar of Heracleides,探討其「二性論」的神學思想,辨析安提阿學派與亞歷山大學派之間基督論的爭論,以除去異端的偏見,給予客觀的評價,並追溯景教神學的源流,重新評估其對中國歷史發展的貢獻。

第六章研究文本《序聽迷詩所經》大概是景教文獻中最早期的作品之一,最早是由日籍漢學家羽田亨在1926年刊佈,後世有許多相關研究,亦有學者提出恐非真蹟,筆者認為必須從外證的角度甄別文書是否原抄或作偽,也應謹慎考釋內文有無乖違基督教之神學與教義。若研究結果證明非偽作,更應思考此經的歷史地位與重要性。

第七章探討做為景教經典之一的《志玄安樂經》除了擁有極富修身與提升靈性的內容之外,也針對熟悉佛化道教經典者的言論,藉著佛教字眼與佛化概念,將道家的智慧、冥想加以轉化為景教的教義與實踐。

第八章主要分析「花府君公墓誌銘」及「安氏夫人墓誌銘」,墓主花獻家族為漢人景教徒的可能性。這兩方墓誌在文化上提供了一個漢人景教徒家庭生活史的有關訊息,從花獻夫婦所葬之處又結合景教經幢來看,大概可以推估洛陽感德鄉仁村於九世紀時是一個擁有不少景教徒的村落,也是他們遷葬的一個主要地區。

第九章對陜西省周至縣塔峪村大秦塔的考察分為兩部分,首先對現今中國僅存唐朝景教的建築遺跡做最新的考察記錄;其次對所做的記錄資料與近代學者的研究加以分析和研究。

 

【目錄】

 自序
許序
第一章 歷史、文本、語言、詮釋:景教研究綜述
第二章 景教東漸中國前的活動
第三章 景碑與景教
第四章 從夷到夏:文化的對話與碰撞
第五章 景教神學思想源流考:聶斯多留的基督二性論
附錄一  《天主教與敘利亞東方教會共同基督論之宣言》
第六章 論景教《序聽迷詩所經》之救世思想與經名再議
附錄一 《序聽迷詩所經》(敦煌秘笈版)n
第七章 論景教《志玄安樂經》的安樂之道
附錄一 《志玄安樂經》(敦煌秘笈版)
附錄二 《志玄安樂經》敦煌秘笈圖版
第八章 洛陽漢人景教徒的新發現─花獻、安氏夫婦神道墓誌考
附錄一 唐故左武衛兵曹參軍上騎都尉靈武郡花府君公神道誌銘
附錄二 唐故安氏夫人墓誌銘
附錄三 拓片圖版
第九章 景教大秦塔的踏勘與評析
附錄一 大秦塔考察照片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吳昶興

台灣嘉義市人,現為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歷史文化叢書》主編。曾為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副教授暨學術發展中心主任、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及崇基學院神學院榮譽副研究員。2001年獲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學位。2007–8年為美國Andover Newton Theological School訪問教授。曾主編《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學術年刊》(2003–9)及《浸神學刊》(2010)、《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講座系列叢書》(已出版《安身與立命:東方教會在華宣教史》、《公共的亂象:約伯記的公共解讀》)。著有《基督教教育在中國:劉廷芳宗教教育理念在中國之實踐》(2005,該書獲2007年香港第三屆金書獎「原創:教會事工類」銅獎)、《不再迷航:基督教史研究筆記》(2008)、《召命與實踐:浸會史論叢說》(2011)。

顧客評論

0/5
0 星,基於 0 個評論
0 個評論

最近瀏覽了...

台灣基督教文藝 Chinese Christian Literature Council (TW) 真常之道:唐朝基督教歷史與文獻研究
真常之道:唐朝基督教歷史與文獻研究
作者:吳昶興

自明朝天啟年間《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出土,掀起對基督教在中國傳播的研究熱潮,時至今日,景教研究已不再是一個冷僻陌生的課題,近二十年的研...
$25.50 $25.50
道聲 Taosheng Taiwan 如鷹上騰:屬靈成長最健康的途徑
如鷹上騰:屬靈成長最健康的途徑
金聖坤 著

廿一世紀是基督教歷史的轉換期,西方教會的沒落與非西方教會的復興,是一種不尋常的改變,原因是神正在挪動教會的燈臺。當今韓國教會被福音的大能改變,...
$13.50 $13.50
台灣校園書房 Campus Books 男子漢養成班(精)(斷版)
男子漢養成班(精)(斷版)
艾傑奇 (John Eldredge) 著

面對人生的種種挑戰與責任,每個男人或男孩總忍不住會問自己:「我有足夠的力量,來承擔生命中的一切事物嗎?」「我是...
$22.95 $22.95

Specifications

0/5
0 星,基於 0 個評論
0 個評論

門市存量

門市和網上價格不一定一樣
Last updated: Today at 15:56
Credit Card
Choose your language
Choose your currency
$

我的帳戶

忘記帳號密碼?

最近加入購物籃:

0
Compare
Start comparison

評論《台灣基督教文藝 Chinese Christian Literature Council (TW) 真常之道:唐朝基督教歷史與文獻研究》

此產品已放進您的購物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