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吳國安 |
出版: | 校園書房出版社 |
初版: | 2024/10 |
頁數: | 208 |
尺寸: | 16 x 22 cm |
系列: | 神學人 |
ISBN: | 9786267530238 |
分類: | 神學思想 |
教會歷史文化 - 歷史 |
什么是历史神学:从历史视角理解早期基督教思想的塑造
作者: 吴国安
【內容介紹】
戴上歷史的眼鏡,洞悉神學的演進
基督教是天啟的信仰,也是歷史的信仰。
唯有通過歷史,我們才能立體呈現天啟的信仰。
這兩句話,正總結了歷史神學的精神。而在本書中,作者搭建起歷史與神學的橋梁,展開了教會歷史的卷軸,帶我們回到基督教最初的五百年,看見早期教會的外在壓力、內在衝突、文化環境,更看見在神的護佑中,在護教士、教父們的奮鬥中,三一論、基督論、救恩論如何形成。
在基督教初期的五百年,有身受柏拉圖與斯多葛影響的游斯丁、寫下五卷《駁異端》的愛任紐、具律師作風的特土良、有原創思想的奧利金、力抗亞流派的亞他那修、完成亞他那修事工的加帕多加三教父、正統基督論創始者區利羅與集大成的奧古斯丁,他們或在書房中、或在會議中、或在爭辯中、或在被流放的途中,努力建構出正統的神學。即便在這些人當中有些太靠近希臘哲學,或是人格有嚴重缺陷,但藉著他們,神仍在歷史中啟示祂自己。
本書將幫助你:
✓ 理解早期教會面臨的挑戰與爭議
✓ 認識正統教義形成的歷史脈絡
✓ 深究聖經、神學、歷史之間的關係
✓ 加深對現代信仰實踐的認識
無論你是:神學院學生/牧者/教會領袖/對信仰歷史感興趣的基督徒,本書都將為你打開一扇嶄新的視窗,幫助你更深入地理解信仰的根源。
讓我們一同踏上這段穿越時空的奇妙旅程,在古今對話中重新認識我們的信仰傳統。當你闔上本書,你將會發現:歷史不再是遙遠的過去,而是照亮現在、指引未來的明燈。
※ ※ ※ ※ ※
邢福增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退休教授
林鴻信 基督教研究智庫創辦人
周學信 中華福音神學院基督教神學與宗教研究中心主任
孫寶玲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南神神學院客座教授
彭盛有 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專任教授暨學術發展中心主任
謝木水 新加坡神學院第七任院長
誠摯推薦
【目錄】
推薦序一:神學不是從天上掉下來/孫寶玲
推薦序二:整合神學與歷史的初熟之果/邢福增
推薦序三:神學與歷史之旅的隨身手冊/周學信
推薦序四:見樹又見林/謝木水
自序
前言:什麼是歷史神學
第1章 起首:使徒教父、護教士、早期教父
引言
福音的準備:搖籃
福音的變奏:異端
福音的維繫與傳承:推手
小結
第2章 權威:教會傳統與聖經正典
引言
教會傳統
聖經正典
小結
第3章 三一:三一論的成形
引言
模糊與澄清
爭論達高峰
大公會議定奪: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381)
小結
第4章 基督:基督論的成形
引言
醞釀期:初世紀的探索
前哨站:四世紀的預備
主戰場:五世紀的建構
小結
第5章 恩典:奧古斯丁
引言
生平概述
本性 vs. 恩典
小結
小教派 vs. 大公教會
附錄(一) 從「聖經」到「神學」
「聖經」中有「神學」
「神學」中有「聖經」
「聖經」和「神學」:道成肉身,上帝掌權
附錄(二)「 神學」在「歷史」中
「該不該」?
「能不能」?
參考文獻
索引
【作者簡介】
吳國安博士,台北人。12歲時信主受洗。他是歷史學碩士、宗教研究碩士,並在蘇格蘭愛丁堡大學取得神學博士,學位論文為 The Concept of History in the Theology of Karl Barth。
他是母會重生禮拜堂的長老,過去 13年曾在香港建道神學院、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新加坡神學院和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任教,2023 年8月開始在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擔任教會歷史/系統神學助理教授和台灣基督教歷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教會歷史、系統神學、台灣教會史等科目,志在神學課中增加歷史廣度,在歷史課中注入神學深度。吳博士著有《中國基督徒對時代的回應》(香港:建道,2000)一書,並於學術期刊和包括《校園》雜誌在內的刊物不時發表文章。
吳博士與妻子佳齡育有兩位即將成為青少年的男孩。研究、教學之餘,他喜歡哼唱老歌、看 NBA 球賽,並在日劇、韓劇及動漫中品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