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雷競業 |
出版: | |
初版: | 2017/01 |
頁數: | 264 |
尺寸: | 16.2 x 23.5 cm |
ISBN: | 9789881469830 |
分類: | 教會歷史文化 - 歷史 |
實踐神學 - 政治、經濟、社會 |
追寻基督王国:中世纪教会政治、学术和灵命的演变
作者:雷竞业
【內容介紹】
中世紀有很多不同的歷史課題和思潮趨勢,但本書作者提綱挈領地為讀者勾勒出中世紀的簡筆素描:中世紀的共同夢想就是建立一個“基督王國”的大同世界,對中世紀而言,歷史中的羅馬帝國已轉化為基督化羅馬帝國的夢想。作者沿著這夢想的主線,描述了中世紀早期、高峰期和晚期分別在政治、文化、神學、靈命追求以及靈修傳統等方面的不同發展和特點。
本書共有四章。第一章以大綱形式勾劃了中世紀“基督王國”這一夢想的來龍去脈,既是對中世紀的一個簡介,也是全書內容的撮要。第二章的主題是教會的政治史,特別是羅馬教宗的政治勢力在中世紀的興衰。第三章討論中世紀的學術史和神學發展史。第四章探討屬靈生活模式和社會生活的關係,嘗試解釋為何在某些時期,某一類的屬靈生命模式會特別流行。
【目錄】
推薦文
叢書總序
余序
梁序
序
第一章 從羅馬帝國到基虎王國:大同世界的夢想
一、中世紀的早期、高峰期和晚期
二、從現實變成夢想:羅馬帝國的衰落和西歐的重建
三、新民族的同化──中世紀基督王國的開始
四、基督王國的邊界:伊斯蘭帝國
五、總結
思考問題
第二章 基督的兩個身體:教會和世俗政權
一、從部族到基督王國
二、早中世紀:神聖的教宗
2.1 轉型時期:從聖思維到聖良
2.2 從聖良到額我略
2.3 大額我略
2.4 神聖羅馬帝國的開始:卡洛林王朝
2.5 教宗的加冕
三、高中世紀:位高權重的教宗
3.1 教宗實權的上漲
3.2 額我略七世
3.3 十字軍
3.4 權力的高峰和下滑
四、晚中世紀:權力內耗的教宗
4.1 博義八世
4.2 教宗在阿維尼翁(1309-1377)
4.3 大分裂和它的餘波
思考問題
第三章 中世紀的學術和神學的發展
一、中世紀做學問的意識形態
二、早中世紀:追尋昔日的智慧
2.1 古典文化的保存
2.2 卡洛林復興
三、高中世紀的學術:建立宏觀的系統
3.1 修道院的神學和安瑟倫
3.2 教堂學院的神學
3.3 學院的課本──釋經和教會法律
3.4 學院的課本──《教義四書》
3.5 大學的神學──回應哲學的挑戰
3.6 神學的回應──阿奎那
四、晚中世紀:重塑理性的位置
4.1 時代和人物
4.2 救恩論
五、總結
思考問題
第四章 屬靈的傳統
一、早中世紀:混沌中的保障
1.1 屬靈生活的規律化
1.2 本篤修道院的屬靈操練
1.3 本篤修會的興起和衰落
二、高中世紀:進取的精兵
2.1 克呂尼運動
2.2 熙篤會和伯納德
2.3 托缽會和12世紀的福音覺醒
2.4 托缽會的靈修作品
三、晚中世紀:精兵的平民化
3.1 社會背景
3.2 婦女和屬靈生活
3.3 「新虔敬」運動
四、總結
思考問題
附錄
1 歷任教宗列表
2 英中對照表
3 專有名稱中文索引
【作者簡介】
雷競業博士畢業於女皇大學(文學士)、普林斯頓大學(文學碩士)、威斯敏斯特神學院(道學碩士)、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於加拿大讀大學時信主,赴美修讀經濟學期間,領受了全職事奉的呼召;接受神學訓練後,隨即於紐約牧養教會。雷博士由紐約法拉盛第一浸信會按立為牧師,先後在紐約協基會保羅堂和香港協基會馬可堂聚會及任顧問牧師;現在是第一城浸信會的義務牧師,此外亦為香港明光社和世界改革宗團契的董事。
雷博士於2001年加入中國神學研究院的教學團隊;2003年赴英深造,三年後回來重執教鞭。因其早年所受的經濟學訓練,雷博士對社會的結構性問題有敏銳的觸覺。他在歷史神學,特別是阿奎那的神學及改革宗的神學上的浸淫,讓他可以穿梭於古老傳統與當代文化處境之間。
雷博士以培育信徒建立觀察與反省的能力為己任。他的研究主要是環繞信仰與文化而作,探索昔日和今天的信徒如何借用世界的思潮來表達信仰,信仰又如何批判世界的思潮,從中思考信徒轉化社會文化和個人生命的可行途徑。著有The Beauty of the Triune God 和《睇電影,學神學》(合著),以及《迎向政治的呼召》(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