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貝里 (Kenneth E. Bailey) |
譯者: | 李永明、黃懿翎 |
出版: | 校園書房出版社 |
初版: | 2025/06 |
頁數: | 752 |
尺寸: | 16 x 22cm |
系列: | 里程碑 |
ISBN: | 9786267530863 |
分類: | 聖經論叢 - 聖經專題 |
走入地中海看保罗:哥林多前书的文学与文化注释
作者: 贝里
【內容介紹】
本書榮獲
2012年《今日基督教》聖經研究類年度好書獎
走入地中海文化,重新解讀哥林多前書
體會跨文化猶太宣教士保羅的良苦用心
細察從先知到使徒的寫作匠心
過往我們對於哥林多前書的認識,大抵停留在這是跨文化宣教士保羅,面對一間族群多元、充滿派系鬥爭、性風氣開放的城市教會時,如何以敏於文化的方式回應教會的各樣問題,固守基督的福音。簡言之,這卷書信常被視為保羅針對哥林多教會諸多問題所寫的回應彙編,實踐性遠高於神學性,在地性遠勝於普世性。
然而,貝里另闢蹊徑,讓我們看到保羅除了是個跨文化宣教士,也是個將聖經刻印在骨子裡的猶太拉比,他承繼了猶太先知悠久的寫作傳統,以極高的藝術手法寫成了哥林多前書。在貝里精巧的解析下,哥林多前書不再只是封結構鬆散、難以分段的問題回應集,而是結構縝密、蘊含保羅深刻神學,給眾教會的一封公開信!如此反轉在聖經學界可謂首開先河、獨樹一幟。「十架頌歌」成為了串起全書的絲線,使這封書信超越個別教會的疑難解答,轉變為普世教會認識三一真神的寶礦。
此外,熟悉多種中東語言的貝里,在本書研究上參考了二十三個東方譯本,校準了我們過去習於接收的西方詮釋,將經文帶回原初的東方脈絡中,為許多難解經文開啟新的理解之門,帶出更合理、豐富的實踐。
這不只是一本厚重的註釋書,而是融合了貝里深耕中東六十餘年的研究和人生,飽含一位作者對上帝、對土地、對人群的深情。透過文學和文化的兩隻眼睛,我們看見使徒保羅的寫作深意,以及三一上帝從十架到復活的美好旨意。
===
貝里的這本著作宛如他所鍾愛的「浪子回頭」故事,將漂泊於西方世界的經文帶回其原初的地中海文化背景。然而,這並非單純的回歸,而是如同浪子帶著不同文化、視野與經歷重返家園一般,使我們能以更全面、更深刻、更清晰的方式欣賞並理解經文中的真理。
——謝樂知(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助理教授)
貝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觀點:保羅寫給哥林多人的第一封書信,其實是為所有教會而寫的通函。在逐段解讀這封書信的過程中,貝里結合了長期被忽視的敘利亞文註釋與他在中東的豐富經歷,為哥林多前書提供了一場充滿寶藏的精彩詮釋。他深入探討了基督徒的合一、十字架的意義、在異教文化中生活的挑戰、男女在敬拜中的角色,以及復活的真理等議題。這是我見過對哥林多前書最獨特的研究,是研讀保羅書信的全新視角。
——伯德(Michael F. Bird)《上帝子民的新約導論》作者之一
【目錄】
【作者簡介】
貝里(Kenneth E. Bailey)(1930-2016)
美國重要新約學者、長老會宣教士和傳道人,曾先後任教於黎巴嫩的貝魯特近東神學院(Near East School of Theology)、以色列坦圖爾普世學院(Tantur Ecumenical Institute)。出生於埃及的宣教士家庭,他從小浸潤在阿拉伯語和阿拉伯文化中,不僅與妻子從美國到埃及宣教,更移居黎巴嫩貝魯特,繼續從事宣教工作。後來返美,在協同神學院(Concordia Theological Seminary)攻讀博士,對希伯來文、亞蘭文、敘利亞文等聖經語言進行深入研究。他用英語和阿拉伯語發表超過一百五十篇文章和著作,其中經典著作《詩人與農夫》,帶給東西方新約學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