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顧名思義,本書嘗試從歷史角度探討這半世紀內,中國教會處身在內憂外患、動盪不定的時局中所作的信仰反省和回應。這是一本神學綜覽,就著不同時期國內局勢的變遷,分析教會如何承擔護教傳道的使命,發揮作為信仰群體的角色。除了描述顯要的神學動態外,筆者更以救國重建為主題,詮釋這段時期中華神學思想的發展,期望給讀者一幅近代神學的鳥瞰圖。
自從一九四九年以後,中國教會分散到海外各地,中華神學變成一種地域性的神學,但無論是國內或海外,一九四九年以後各類形式的神學發展,都是植根於前半世紀中國教會所孕育的神學思想,故此對這時期中華神學的認識,可扶助今日華人信徒了解自己信仰的淵源,及為明日華人教會的前景探路。
【目錄】
獻詞
周序
自序
目錄
簡寫表
導論
1 十九世紀神學背景
第一章 傳教事業檢討
傳教事業概況
傳教目標與策略
武力與傳教
第二章 神學課題初探
儒家傳統
上帝觀
基督論
祭祖問題
2 從義和團到民初(1900-1918)
第三章 救亡圖存:排外制夷
洋務運動
變法維新
庚子拳亂
第四章 救亡圖存:國民革命
改良與革命
辛亥革命的意義
基督教與革命:人物
基督教與革命:思想
宗教自由請願
第五章 教會自立運動
十九世紀的障礙
二十世紀新形勢
教會自立的努力
第六章 復興佈道運動
復興佈道實況
復興佈道神學
一. 宣教路線
二. 神學共識
第七章 新舊派神學的分歧
西方神學之爭
百年傳教大會
一. 有關中國教會
二. 有關中國事工
三. 有關福音工作
四. 「致中國教會的信」
五. 給政府陳情書
對立與分途
3 五四運動與基督教(1915-1923)
第八章 新文化運動
五四的衝擊
教會與新思潮
第九章 宗教問題
宗教辯論
時代宗教的建立
基督教教義
第十章 救國問題
人格救國
社會使命
基督教可救國嗎?
4 非基督教運動時期(1922-1927)
第十一章 非基督教運動:挑戰與回應(一)
初期反教運動
教會的回應
第十二章 非基督教運動:挑戰與回應(二)
非基督教大同盟
「五卅」上海慘案
收回教育主權
國民黨北伐
第十三章 基督論的雛形
耶穌的人格
耶穌的身份
耶穌的使命
耶穌是誰?
第十四章 福音與文化
五四時期的文化取向
文化神學的模式
一. 基督教認同文化
二. 基督教與文化對立
三. 基督教改造文化
共通的課題
第十五章 科學與宗教
科學主義橫行
科玄論戰
基督教的自辯
一. 對象與方法
二. 理論與實體
三. 解釋的層次
邁向和諧
第十六章 民族主義與基督教
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
政治神學課題
一. 政治參與
二. 政治道德
三. 黨教關係
第十七章 社會主義與基督教
中國社會主義的緣起
二十年代的社會主義
基督教對資本主義的看法
基督教與社會主義可否共存?
第十八章 本色教會運動
為什麼要有本色教會?
什麼是本色教會?
怎樣建立本色教會?
本色教會落實一例:中華基督教會
5 國難中的基督教會(1928-1937)
第十九章 救亡與信仰落實
內憂外患的政局
國難神學初探
一. 時局宣言
二. 處境神學
三. 不同派別
第二十章 救國與社會重建
農村重建運動
宣教神學的變遷
《宣教事業的再思》
第二十一章 救國與復興運動
五年奮進佈道運動
自發性復興運動
靈恩派復興運動
復興神學的檢討
第二十二章 國運與耶穌基督
惟獨耶穌救國
耶穌如何救國
一. 道德典範
二. 代贖犧牲
天國與中國
6 抗戰內戰與基督教(1937-1949)
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苦難
戰亂中的教會
上帝與苦難
一. 《真光雜誌》
二. 《沒有人看見過上帝》
三. 《繫獄記》
四. 《在火窰與獅穴中》
信仰的肯定
第二十四章 中國教會面面觀
從本色化到普世化
寧缺勿濫的教會增長
從安提阿到耶路撒泠
四個中心的教會模式
合一與合作的教會路線
一些商榷的問題
第二十五章 基督教與國內時局
內戰初期政局
和平運動
民主自由
奮進運動
迎向新時代
結論
神學主題
神學特色
參考書目
索引
【作者簡介】
林榮洪,廣東東莞人,一九四六年生於香港。先後畢業於香港大學、美國三一神學院、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哲學博士),主修歷史神學。
曾任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幹事,先後在普林斯頓及多倫多牧養教會,從一九七八年到一九九○年任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講師。九○年起從事文字工作,任加拿大安省神學院教授(該院今改名為天道神學院),及牧養教會。
著作包括《基督教神學發展史(一):初期教會》、《曲高和寡:趙紫宸的生平及神學》。英文著作有Chinese Theology in Construction。
中华神学五十年 1900-1949(精装)
林荣洪